長期以來,中國絕大部分專家和輿論領袖,都在反復宣傳一個論點:中國需要“產業升級”。具體來說就是:第二產業尤其是制造業占國內生產總值(G D P)比例太高了,第三產業(服務業)占比嚴重不夠。這些專家經常舉出歐美發達國家第三產業占G D P比例高達70%的數據,斷言“判斷一個國家經濟發達與否的一個重要指標是其服務產業占G D P的比重”,因此中國需要大力鼓勵第三產業的發展,而制造業占G D P的比重應當降低。這種觀點,過去30年來已經深刻影響到了國家的政策,甚至屢次被寫入官方文件。中國政府頒布了許多鼓勵高新科技產業、第三產業發展的措施,但是制造業,尤其是傳統制造業,這么多年來幾乎沒有得到過系統的扶持。
這一論點真的是確鑿無疑的嗎?我不是宏觀經濟或產業結構研究的專家,不敢隨口說自己能推翻這么多專家這么多年來形成的“定論”。其實,若干年前我也是這個論點的忠實粉絲,但這些年來了解到的一些情況,卻讓我對上述“定論”日益動搖。
假若制造業占G D P的比重必然隨經濟發展水平的提高而下降,那么,在全球范圍內就必然有如下現象:越是不發達的國家,制造業占G D P比重越高;越是發達國家,占比越低。但是,根據世界資源研究所(w orld resource)整理的數據,2006年,最窮的那些國家制造業平均占比反而更低(15.5%),最富的國家略高(16.7%),而中等收入國家最高,但也并沒有高到哪里去(23.7%)。
更重要的是,如果制造業占G D P比重下降,是一個國家成功發展的標志,那么,世界上那些制造業比重不斷下降的國家,一定都在飛速發展?可是稍微研究一下就會發現,事實完全是相反的。根據世界銀行的數據,拉脫維亞恐怕是過去30年中,制造業比例下降最快的國家,從1981年的45%下降到了10%左右。而此期間,拉脫維亞的人均G D P幾乎處于停滯狀態,其中從1985年到2001年16年中甚至是負增長。巴西也是這30年中制造業比例下降最快的國家之一,從1981年的33%下降到了2010年的16%。同期巴西人均G D P同樣增長非常緩慢,其中1981年到2001年也幾乎是零增長。
另一方面,一些快速成長的經濟體,尤其是制造業高比例國家,制造業占G D P比例是相對穩定的,甚至略有上升。韓國從1981年到2010年,是世界上最快的經濟成長體之一,人均G D P從3千美元飛速增長到接近2萬美元,成功邁入高收入國家行列;而此期間,韓國制造業占G D P比例從25%緩慢上升到28%。波多黎各同期人均G D P也從不到8千美元增長到1.76萬美元,同樣實現了經濟騰飛,而其同期制造業比例從36%略微上升到40%。經常被我們拿來比較的印度,同為“金磚四國”之一,這30年經濟發展成就斐然,同時制造業占比保持了17%幾乎不變。事實上,中國自己過去30年是世界上增長最快的大型經濟體,同期制造業占G D P比例也基本穩定在35%左右,只有緩慢的下降。
怎樣解釋這種現象呢?當然,從全球的經濟歷史來看,過去40年中,服務業占經濟比重的確大大上升了,從1971年的54%上升到2005年的69%(據世界資源研究所),而制造業占比也的確在緩慢下降。因此,一個可能的合理解釋就是:這個過程同時伴隨著制造業向少數國家集中、形成若干“世界工廠”的過程,使得這少數國家的制造業占比穩定,甚至不降反升。進一步說,這少數“世界工廠”,也正是這幾十年里經濟發展收益最大的地區。另一方面,那些在這一過程中喪失了制造業優勢的國家,很多是失去了發展機遇、陷入停滯的經濟體。認識到這一點,恐怕對我國制定今后的發展戰略,尤其是是否應當明確確立“制造為本”的發展戰略,有極其重大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