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內部的差異和麻煩本已多得讓人透不過氣,現在內外的問題和壓力正逐漸搭起了手。比如臺灣選馬英九連任有利臺海穩定,但大陸互聯網上的質問一點不比高興少,這些提問是:為何同樣的選舉不能在大陸舉行?
類似天真的提問可以無窮多,圍繞民主、公平,還有赤裸裸的利益,都可以問得聽上去頗有道理。在中國,這樣的材料和角度一抓一大把。
現代國家的“運行圖”,從一定意義上說,根本就不像是為中國這樣的超大型國家設計的。中國的物理規模太大了,除了地域大,最重要的是人口總量太大。此外歷史太大,當代的行為和心理活動總量太大,它們在撐破中國大一統傳統對國家凝聚力的塑造。
歷史給中國留下文化的根,但也留下了臺灣問題、諸多島嶼爭端以及達賴喇嘛等剪不斷理還亂的麻煩。歷史還留給中國人一個民族復興的潛意識,為了它,我們不得不面對世界最強大力量的遏制,中國越發展,我們越覺得緊巴巴的。
經常有人在互聯網上說:國家大不大、強不強與我何干?我只要過我自己的好日子。有人公開說,只要生活得好,即使被殖民也干。
這些或是氣話,或是說話的人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在說什么。
其實“大中國”就像個模具,是我們所有人命運都必須經歷一道的“底坯”。由于太大,中國隨時都有“散掉”的隱憂,維護國家統一,以及維護全社會的大體穩定,因此成了中華社會永遠卸不掉的使命。它會給我們每一個人的生活打上烙印。
“大中國”當然有很多好處。大國國民的人生平均活動半徑都比小國國民長,同等發達條件下,在人口大國改善個人人生的機會更多。一方有難八方支援,大河的上下游和左右岸居民不會在水患面前以自私為中心。中國的悠久歷史和多民族文化,還使普通中國人很容易在困境中搭建自己的文化境界。
但“大中國”不是可以免費享用的午餐,它的維護費用也實際分攤到了我們每一個人的身上。它不僅意味著軍費和中央政府的費用,還包括我們的社區及群體權利向大一統做出的一定讓渡。
“大中國”和大一統就是我們中國人的命。小國寡民想做大國公民做不到,反過來同樣變通不了。說“神圣使命”也好,抱怨我們“攤上了”也好,我們必須保衛南海諸島,必須擊退臺灣島上的分離主義勢力,即使被迫戰爭,我們也得上。
“大中國”注定不會“特別好”,但每一個地方的進步都可以帶來全局的觸動,外部的經驗亦更容易被接納和升華。然而中國是唯一的,我們變不成任何國家,也變不成一個局部。做一個中國人,懂不懂這些道理,我們都注定生活在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