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中國的生態城建設存在大量的問題,住建部將針對這些問題,設置生態城建設的門檻,充分發揮城市規劃的引導作用,并強化技術創新。”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副部長仇保興在1月7日舉行的第十屆中國企業發展高層論壇上如是說。
生態城建設問題不容忽視
當前,中國的生態城建設已成燎原之勢。據記者了解,包括四大直轄市在內的許多城市,都已經開展了生態城的研究和建設,僅在發改委和建設部申報的生態城規劃就達48個,這些規劃已經進入了實施階段,另外,還有許多沒有向建設部和發改委申報的建設規劃。
仇保興在會上指出,生態城建設存在許多不容忽視的問題:選址錯誤,有的生態城建在不可建設用地上,不得不中途夭折;交通模式的錯誤,城市規劃采取傳統的大街區模式,不利于綠色交通;以建生態城的名義搞房地產開 發,將生態城變成“臥城”; 城市主打建筑一味追求外形的奇特,缺乏民族和地域文化特征傳承;引進的企業之間缺乏生態循環關系,無法形成鏈狀的產業集群;過分追求高昂的技術,不僅造價 非常昂貴而且消耗大量的能量;工程建設不顧環境生態,只求“在地球上刻下痕跡”;城市功能分區過分細化,導致城市流動空間被人為分開,并造成交通擁堵;照 搬外國理念,缺乏本地化需求和對社會、文化資本的充分考慮。
將設置門檻條件
“如果不對以上問題進行深入探討和妥善處理,生態城建設可能會中途夭折,并使整個城市建設受到損害。”仇保興說,對于新的生態城建設,住建部正在研究設置門檻條件。
據其介紹,這些門檻條件包括:堅持緊湊混合用地模式,每平方公里的建成區容納1萬人,包括商業用地、綠化用地、工業用地、交通用地;可再生能源在所有的能源使用量中大于或等于20%,即風能、太陽能、 生物質能源在整個能源消耗中至少占到20%;達到中國綠色建筑標準的建筑要達到80%,將來綠色建筑要按等級享受國家優惠政策;追求生物多樣性,把原來的 樹、草保留下來,綠化率要達到一定的比例;實行綠色交通,步行、自行車、公共交通三種綠色交通方式加起來占比要超過65%;在生態城里要設置產業門檻,拒 絕高耗能、高排放的工業項目。
除了設置門檻條件之外,相關部門還將針對生態城建設推出一系列措施。據仇保興介紹,目前,建設部、財政部、國家發改委已經出臺了綠色低碳小城鎮的一些標 準,國家將根據具體的分量和指標給予一定補貼;設立全國性和地區性生態城研究機構,研究本地自然、氣候、文化,使生態城能夠和當地地理條件、文化都比較符 合;強化不同氣候區生態城適用技術集成創新;與生態城建設豐富經驗的發達國家積極合作,并充分傳承中國傳統建筑節能節材等方面的智慧。
此外,仇保興強調,在生態城建設方面,要充分發揮城市規劃的引導作用。
在區域規劃層面,要正確選址,避免或減少對生態敏感區的影響和優質耕地的占用,合理布局主城與衛星城之間的關系,進行精神共建、資源共享、環境共保,同 時落實環境生態的各種能源分析;編制綜合交通體系規劃,處理好可達性與低碳出行之間的關系;在總體規劃層面,一方面要落實組團式土地混合、高緊湊的建設開發模式,另一方面要注重水資源、垃圾循環利用。
仇保興表示,城市規劃是一個過程,為了杜絕生態城的虛假成分,住建部將設置入門條件,同時在規劃編制過程中進行調控。對已審批的生態城進行年度審核,并 三年為一期,進行回顧。有重大錯誤不能糾正的,將開除出生態城建設名單。另外,強化對各類生態城的評估,開展動態式的管理。通過這些措施將星火燎原的生態 城項目納入健康發展的軌道,形成城市化過程中確保“兩型”社會建立的最主要生力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