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資源部近日透露,我國將逐步擴大有償使用國有土地的覆蓋面。國家土地副總督察甘藏春表示,土地資源配置的最終目標是取消土地供應雙軌制,提高土地供應和調控能力。(《京華時報》9月18日)
我國的土地供應方式,一是無償劃撥給使用單位,二是通過市場化手段,以招標、拍賣、掛牌三種方式有償出讓。土地管理法規定,5種建設用地可通過劃撥取得:國家機關用地;軍事用地;城市基礎設施用地;公益事業用地;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交通、水利等項目用地。
從劃撥用地的范圍來看,無償劃撥的目的,是出于公益考慮。因為,這些單位,或者提供公共產品和公共服務,或者提供國計民生所需要的重要產品,必須讓他們正常發展,如果用市場化方式提供用地,他們承擔的成本過高,可能影響到他們的正常發展──他們有的不具備贏利能力,有的被約束贏利,只能以資源廉價使用的方式,為他們提供發展空間。
然而,這種政策初衷,在土地無償劃撥范圍所覆蓋的單位,并非都得到了很好的體現。隨著社會的發展,有些單位的性質和角色已發生變化,原來不以贏利為目的,后來也逐漸變成逐利的主體。還有一些單位,本來國家賦予他們公益服務的職能,公眾也指望他們能很好履行公益服務的職責,但是,他們忘記了這種身份,甚至屢屢做出與民爭利的事來。比如一些壟斷國企。
最近有新聞報道說,盡管國際油價處于低位,但國內三大石油巨頭反而借中秋、國慶消費旺季的來臨,試探性地提高成品油批發價:中石化廣東地區柴油批發價全面上推60元/噸,中石油、中海油柴油批發價也每日小幅上漲。中國的壟斷石油巨頭總是跟漲不跟跌,已是屢受詬病,著名經濟學家郎咸平說,他們是有理由要漲,沒有理由創造理由也要漲。
在我國實行國有土地有償出讓前,只有行政劃撥土地一種出讓方式,而國企,是劃撥土地的重要對象,很多國企依此獲得了不少土地。后來土地有償出讓實行,石油屬于國家重點扶持的能源行業,三大巨頭依然在土地劃撥的政策中受惠。國家廉價給予土地資源的扶持,當然是為了增強他們的發展能力。然而,時至今天,石油巨頭還需要這種扶持嗎?近幾年,他們不都是賺得盆滿缽滿,每年幾百上千億元的利潤嗎?這種情形不限于石油行業,電力等壟斷行業也如此。
更讓人不能接受的,一些國企還大舉進軍房地產,對高地價高房價推波助瀾。這些靠國有劃撥的土地構筑改制成本的國企,擁有不少土地資源,如果他們在房地產上興風作浪,無疑在很大程度上加大房地產泡沫。這些無視中國經濟的健康和穩定、無視百姓住房困難的行為,豈是承擔了公益職能的國企能為的?
甘藏春表示,下一步將縮小劃撥地范圍,除軍事、保障性住房、特殊用地可以繼續劃撥使用外,其他用地實行有償使用。這意味著,以后能源、電力等行業以及學校、醫院等設施使用土地,都要通過有償方式出讓。但這只是一個方向,具體工作還要逐步推行,沒有一個時間表。而對壟斷國企的土地出讓方式,是亟須全面限制了。如果說,不同的行業停止土地劃撥需要一個過程,那么,第一步,應在壟斷國企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