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在8月26日由中國國際城市化發展戰略研究委員會、北京市東城區人民政府、綜合開發研究院主辦、在北京國瑞購物中心舉辦的第十五屆中國城市化論壇上,中國城市商業網點建設管理聯合會副會長、中國步行商業街工作委員會主任韓健徽說,在我國近年來的城市化進程中,一個比較大的弊端就是對一個城市賦予了太多的功能。 他說,這就像小學生的書包一樣越來越沉重。商業中心也是一樣,“我認為崇外應該努力地打造特色商業街、特色商業中心和特色商圈”,這樣做似乎更科學一些。 他分析認為,王府井在突出品牌,乃至于國際化的品牌;而前門是在突出文化,西單則在突出時尚,那么,崇外商圈是否也應該找準自身鮮明的定位?他對崇外商圈未來的發展提出了很有針對性的建議: 第一,崇外商圈要努力打造“工”字形和“非”字形結合的街區布局。工字形就是崇外大街和前三門大街、兩廣大街相交處的商業延伸。有相當的客流是來自于前三門的沿線。目前在崇外大街,北熱南冷的現狀還是客觀存在的。“非”字形,崇外大街是一條交通主干線,道路比較廣闊,中間有長長的護欄,崇外大街東西兩側的互動、地上地下的互動,包括大街和諧特色小街的互動,我認為要進一步加強,使崇外商圈既能夠截留北京東南部的客流,滿足他們的消費,也能夠盡可能地擴大輻射半徑。 第二,加強商旅文的融合發展。像國瑞購物中心、新世界這樣一些新興業態,要和傳統的同仁堂、天壇這些資源融合起來發展,形成一條非常清晰的商旅文的發展線路。 第三,注重一老一少一小的協調發展。“一老”主要是指老字號的傳承。“一少”主要是指要發揚青春的時尚。“一小”是指努力打造崇外商圈內的小街、小店,使整個崇外商圈的生態更加完備,業態結構更加豐富合理。 第四,優化消費人群,提高消費水平。坦率地講,崇外商圈不缺人氣、不缺商氣,但如何進一步提高崇外商圈的消費水平,應該成為擺在我們面前的重要課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