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城市發展趨勢的若干思考
時間:2011-08-08 15:32:04
來源:新浪財經
2009年6月16日,由中國發展與規劃國際論壇(CPN)、麻省理工學院、中國人民大學、清華大學等聯合主辦的“城市中國國際論壇”在中國人民大學召開。新浪財經圖文直播此次活動。圖為、博士生導師毛其智。
毛其智:大家好,我今天題目是《中國城市發展趨勢的若干思考》,我看到我的一個很簡單的講義的PPT已經發給大家了,很抱歉沒有完全的中英文對照,我在下面20分鐘里面,也就中國城市發展非常簡單的來說一些我相關的觀點,有很多可能是跟王院長的觀點是連續的,或者是有類似的,我就會把它作一些相應的調整。總的來說我們在過去這一段時間里面,中國的城鎮化速度非常快,而且發生了許許多多重大的事件,就像圖片上顯示的,像在去年我們經歷的很多像南方的冰雪事件、5月份四川大地震、北京成功舉辦的奧運會,我們目前也在準備著新的,在明年上海舉辦的博覽會,回顧歷史展望未來,在這里作一個簡單的討論。大約是分四個段落,我簡單來表達我自己思考的一些問題。
首先應該說我們講到中國城鎮化進程的歷史性轉折,到目前為止,我們的城鎮化水平剛才的發言人已經講了很多了,從各種預測來看,大概會在2012,到2013年期間,中國的城鎮化水平就將達到并超過50%,這個意味著在下一個中國的5年規劃,“十二五”期間中國城鎮化會出現一個歷史性的轉折,半數以上的人口將居住在城市地區,50%的數字可能僅僅是一個數學的表達,但是在城鎮化歷史進程中會成為一個重要的轉折點,發達國家都走過這個轉折點,而全球的城鎮化也在前兩年達到了轉折點。我想中國的城鎮化的進程會在這個過程中繼續加快,中國城鎮人口會繼續的增多。
這里我們看到了三條曲線,這三條曲線有一條是大家看到的最多的,就是中國的城鎮化進程的這一條曲線,這都是在過去60年里面發生的情況,而我們要說這三條曲線里面變動最大的是第一條中國城市數量的變化的情況,在新中國成立以后,中國城市數量相對來說是比較少的。一般來說可以說在200個城市以下,這個是早期在計劃經濟體制下,中國政府在組織社會經濟發展過程中,對城市和城鎮化的一種認識反映在這個上面。之后在過去30年里面城市數量發展變化可以從1978年到1982年是一個較快發展階段,有193個,漲到了245個,平均每年增長13個,這個還不是很快的階段。第二個是極具發展的階段,1987年到1996年,96年達到了166個,平均每年增長30個,第三個是平穩增長階段,96年之后城市的總數雖然又增加過兩個,但之后到2007年末全國城市降到了655個,不是繼續增加,而是有所降低,主要是部分地級以上的進行了城市行政區劃的調整。
我們在學術界有很多討論,我們不贊成國家統計局所標志的設施行政區化內的人口標志的城市,而是在城市地理學研究中,把行政地域、實體地域、功能地域都分別加以調整。500萬以上的城市包括了上海、北京、廣州、重慶和天津這樣五個,同時還有18個200萬到500萬之間的城市和35個100萬到200萬人口的城市,這些就包括了我們主要的大城市,特大城市的范圍,其余城市規模相對來說比較小一些。但是從整個發展趨勢來看,由于量大面廣,中小城市在今后的發展過程中,仍將繼續高于大城市和特大城市,雖然大城市和特大城市在經濟的能力上它的比重會高于中小城市和建制鎮,目前一個發展進程,就是地方中心城市繼續希望做大做強,有這么一個強烈的愿望,同時由高一層次的行政單位統一區域協調發展的態勢還在繼續,所以我們講在今后一段時間里面,雖然我們并沒有特別的和民政部門討論,但是進程仍在進行中。
北京大學的周一興教授給出的三張圖紙行政轄區在1982年,1995年和2002年行政轄區所覆蓋的范圍,可以說到2007年我們行政轄區的范圍已經接近占了全國土地面積的50%,人口在行政轄區里面占了全國人口的52%,如果以這樣的規模認識城市的話,實際上是以中國的發展和中國城市的發展變成一回事了。以去年為例一產固定投資僅僅占到1.5%,雖然還有50%多的農業人口,但二產占到了差不多44%,三產更占到了差不多55%,在這樣的比重下,固定資產投資推動城鎮建設的趨勢還是在持續加速,而在這個過程中,城市面臨的資源和環境的矛盾是非常尖銳的。在快速的城鎮化過程中資源和環境的危機和矛盾是我們今后一段時間更要認真加以考慮和對待的。
在過去這些年里面,在城鎮化過程中,最受關注的城鎮就業和老百姓收入的情況,應該說是持續增長的,但是由于我們走向市場經濟,經濟發展的波動性和地區,和各個社會階層分化的差異性是越來越大。這里面的曲線來自國家統計局,而不同的定義,不同的標準,不同的研究從城鄉之間的差距可能從1:3,到1:10之間都可以看到相類似的研究,而這樣一副圖表是講的中國的東部、中部和西部這兩條線分別是城鎮居民人均收入的平均水平,和農民純收入的水平線。到了中部就已經很少有城市是超過平均值,而整個的西部都是落在水平線之下的,這個就是中國目前主要發展差異的這么一個表達。
另外一個趨勢就是房屋的建設,目前中國房屋建設的速度是非常快,這里的圖表反映了過去10幾年中,全國總的建設量,總的房屋住宅量,城鎮的總的住宅量,和城鎮住房的建設量,可以說在目前的建設趨勢中會繼續在城市中保持每年10到12,甚至13億平方里總的建設量的發展水平,而人均的居住水平應該在今后幾年就很快突破了人均30平方米的指標。
下面簡單看一下中國的城市發展與世界的進程,這張圖是前幾年美國一個機構,對世界快速增長城市的表達,在這個表達里面可以看到中國的北京和上海始終在世界視野中認為是發展速度最快的城市,根據聯合國世界城市狀況報告來看,2007年在中國只還有上海、北京城市列為世界主要的大城市之內,在今后中國的南方,這個列出來的廣州和深圳也是會迅速加入這個行列,當然珠江三角洲在其他地區城鎮人口的增長速度也是不容忽視的。
從另外一個角度看到世界的發展,這個是聯合國去年的報告可以看到,特別是亞洲的城市人口,在今后幾十年內還有成倍的增長,從14億會增長到33億,我想中國的城鎮化在此也會做出重大的貢獻。面對這些挑戰,世界各方面對城市的問題越來越關注,大家知道去年的11月,我們在中國南京舉辦了第四次城市論壇,論壇的主題是《和諧的城市化》,而今年09年的時候,城市論壇的主題和城市世界人均日的主題將改變為規劃我們的未來,以及為所有人的城市,縮小城市的鴻溝,世界各國都認識到在為到2015年減少貧困的千年發展目標之下,各國政府同意將結合優質的城市規劃,以及良好的城市治理,把這兩點作為建設更好城市未來的最佳途徑,這個趨勢應該說從2000年的時候就已經開始了,我們從全國的發展,從推動城鎮化的進程來說,應該說最有效的兩點,就是優質的規劃,以及良好的城市的政府的管理。
在這個發展過程中,每一個地方都在積極的努力,在中國比較時髦的語言就是要避免城市的邊緣化,希望在下一個國家五年計劃,或者中長期計劃里面,這些新的城鎮都能夠擁有更加中心的位置,這個就是剛剛正在討論的,河南省的中部城鎮局,鄭州到開封鄭汴一體化的變化,而這樣的研究在整個中國各個地區都在政府的推動下在快速的發展過程中,這個就特別反映在胡錦濤主席在中國共產黨第17次全國代表大會報告中指出的以增強綜合承載能力為重點,以特大城市為依托,形成輻射作用大的城市群,培育新的增長極,等等一系列的號召,應該說在快速的推動著中國城鎮化的發展,而我們前面王院長講到的中國的城鎮群的話,已經有了不同的這種研究,我在這兒找到的一個研究的認識,認為全國處有30個左右的城鎮群,這些有比較,已經發育成熟的長三角,珠三角和京津唐有相應的發展,更多的地區都在繼續這個方向的努力。第三個我想表達一下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以討論三規合一的看法。
這個是在全國城鎮體系規劃中,對于人居環境適應性的分析,可以看到中國大約二分之一的地區是比較適合人類居住的,二分之一還存在人類居住的困難,我們主要的城市和鄉村的人口居住在東部的二分之一,在國家一個層面,各個政府部門都在積極進行全面的規劃,這個是國土資源部編部的,新的一版規劃國務院已經批準到2020年要保留18.18億畝耕地,以及有更合理的城鄉土地使用的分配,多次編制了城市體制規劃,這個就是城鎮體制規劃中空間布局結構,在這樣的布局結構和發展軸的情況下,各個地區都利用機會,甚至利用本次經濟危機國家大量投資,帶動區域經濟發展的這個機會來進行了更大規模的規劃的構思。
這張圖是綜合交通規劃,目前僅僅在交通領域,我們可以看到國務院給了4萬億的指標,而在交通領域中各種設想就有二萬億到六萬億,從航空、高速鐵路、高速公路、管道運輸等等一系列重大的基礎設施的規劃,對于下一步快速推動城鎮化應該是起重要作用的,但是對于全國性的規劃來看,我們實際上還是面對著責任、權利和利益,對于建設部來說,我們到底需要什么樣的城鎮體系規劃,對于國土資源部來說利用怎樣的利用規劃,對于大的發改委的主管的部門來說,現在在提出的區域規劃、國土規劃還有主體功能區的規劃等等一系列,到底怎么把它調整在一起,還是注重發展多個積極性,各個方面協調來進行中央和地方大中小城市,東部和西部共同的努力,各自編制各自的規劃,尋找共同的這種發展的思路。
我在小結里面講,什么是中國今后發展的主要傾向,中國人口會繼續增多,也許很快就會從6億到10億城市人口的快速的進程,另外城市建設的規模可能不會低于現在的規模,而更多的大城市,更多的汽車交通,更多的交通擁堵,普遍難以快速扭轉城市的環境,等等這一些都是我們將要面臨的挑戰,面臨挑戰、面臨機遇,我想最后一頁是用我們清華大學,吳良鏞先生提出來的:用中國的科學發展觀指導城鎮化進程,第一是以學術上的共識,推進政府決策,自上而下的開展區域協調行動。第二以學術上的共識推進社會共識,自下而上的推動區域協調行動。第三就是我們對目前的認識可能是從一個模糊的共識,達到科學的共識,最后到決策的共識,我的發言完了,謝謝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