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幾天,體操世界冠軍張尚武在王府井街頭賣藝行乞的消息被公眾“圍觀”,且受關注度持續升溫。
一名10年前的世界大學生運動會兩枚金牌得主,而今只能靠昔日練就的體操動作行乞為生,張尚武的個人際遇的確令人唏噓。這也是人物身份一經確認,即引發公眾“圍觀”的根本原因。
一名世界冠軍怎么就淪落到了街頭行乞的境地?從張尚武入選國家體操隊、被退回河北體操隊、退役、盜竊、入獄、出獄、街頭行乞的經歷來看,這一事件應屬個案,并不具有普遍性。但縱觀事件的發展脈絡,現行運動員培養機制中文化教育和德育引導缺失、退役運動員保障機制不健全的弊端,也暴露無遺。
透過張尚武街頭賣藝事件,我們還應看到:退役運動員是傷病纏身的弱勢群體,單憑退役安置和技能培訓還不能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更為重要的是,端正人生態度、增強勞動技能這一課,在從事競技運動的巔峰時期就應補上。
從冠軍到囚徒,再從囚徒到乞丐,張尚武通過街頭賣藝這種方式能夠得到超乎尋常的關注已屬幸運。這種幸運的直接后果是,體育界已經有所行動、為張尚武盡快擺脫困境尋找出路,“冠軍基金”等社會團體也向張尚武伸出了援助之手……可以預見,張尚武的命運有可能出現轉機:在社會各界的關心下重拾自信、安身立命。
但事情不能就此告一段落。張尚武街頭賣藝引起公眾“圍觀”,促使人們思索:冠軍淪落到底是誰之過?將責任一味推給現行體育體制,而淡化對張尚武個人迷失人生方向的追問,顯然有失公允;一味將責任歸咎于張尚武品行不端,而忽略相關運動隊缺少文化教育、德育引導及人性化管理的客觀因素,也不利于避免類似事件再度發生。
對張尚武而言,多從自身找原因而不是簡單歸罪于自己曾經所屬的運動隊,這對年輕運動員是個有益的警醒;而對相關運動隊來說,多從日常工作運轉中查問題、糾偏差,則有利于推動體育事業健康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