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22-01-10 14:50:37
來源:城市化網 作者:陳紅艷
“中國要美農村必須美”。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迅速發展,垃圾問題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都日益突出,已成為城市病的典型表征和農村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有些縣城在郊區露天堆放垃圾,對大氣、土壤、水環境造成污染。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以及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加強垃圾治理,并實現資源化利用,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建設美麗宜居鄉村,以促進新型城鎮化建設。
而且,近日中央農村經濟會議傳達,2022年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梢姡嫘】挡粌H是物質生活的富足,也包括優美宜居的生態環境、綠色文明的生活方式。
那么,如何“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空氣常新”,生活更美好?對此,城市化雜志專訪了中國城市建設研究院環衛院原副院長王麗莉,為我們答疑解惑。
城市化雜志:隨著我國城鎮化進程的迅速發展,垃圾問題無論在城市還是在農村都日益突出,已成為城市病的典型表征和農村環境污染的重要來源,垃圾治理如何做到資源化利用?
王麗莉:第一個要解決生活垃圾的治理問題,第二個要解決治理過程中的資源化問題。
一是生活垃圾如何治理?對于生活垃圾處理,國家出臺多個政策且很全面,只是實施不完全到位?,F在,5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基本都建有垃圾焚燒發電廠,但50萬人口以下的縣城,垃圾治理難度較大。針對這個問題,住建部曾出臺政策:可以多縣聯合建設垃圾焚燒發電廠,即在三四個縣的中間交界地帶建一個焚燒發電廠,規模500噸/日以上。但目前建成的垃圾焚燒發電廠不多,主要原因是廠址選擇較困難,垃圾長途運輸費用較高。
二是垃圾如何資源化?現在,絕大部分城市生活垃圾前端已經實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一般分為其他垃圾、餐廚(廚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毒垃圾。這些垃圾在無害化處理過程中,基本實現了資源化利用。如垃圾焚燒發電的資源化產品是電能,餐廚(廚余)垃圾厭氧發酵的資源化產品是沼氣,餐廚(廚余)垃圾好氧堆肥處理的營養土可以做成肥料等。
城市化雜志:有居民反映會在小區聞到腐爛的、垃圾的味道,居民意見都很大,和物業反映也沒用,您認為該如何處理,如何做到人性化,不影響居民的生活?
王麗莉:現在小區垃圾已經實現分類投放、分類收集,環衛收集車采用桶換桶的模式,直接把垃圾桶裝車拉走,污水不會流到地面,小區的環境比之前改善很多。
小區垃圾分類收集后,每周的周一或節假日出現垃圾暴增,各種垃圾的比例隨著季節也變化較大,需要物業隨時備有垃圾桶,拿出應急。
目前小區還能出現臭味很大的現象,這是管理問題,不是垃圾處理的工藝問題,因此要求物業公司精細化管理。
城市化雜志:醫療垃圾與生活垃圾如何處理,怎么將污染降到最低?
王麗莉:目前醫療垃圾采用高溫消毒之后衛生填埋的處理工藝為主,污染相比之前的焚燒為主、消毒為輔已經降低很多。
城市化雜志:機場的保潔人員打掃衛生時感染疫情,這個問題是屬于機場垃圾沒有處理好嗎?
王麗莉:機場各個環節產生的垃圾都是用垃圾袋裝好,直接進入轉運系統和處理系統,原則上不允許撿廢品,很多年前國家就有規定。而且疫情期間的垃圾絕對要采用焚燒處理。而機場保潔人員打掃衛生時感染疫情,這是機場管理的問題。
城市化雜志:每年海洋垃圾造成很多海洋生物的死亡,海洋垃圾如何管制與處理?
王麗莉:第一,地面垃圾入海的問題。自從國家提出“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以后,高度重視環境整治,前幾年倒入山溝、樹林的垃圾逐漸被清理,下雨天地面的垃圾入海量已經越來越少了。
第二,河道垃圾入海的問題。河道清潔工作,絕大部分城市已經納入城市的保潔范圍內,同時實行“河長制”之后,入江河的水已經越來越干凈,所以入海的垃圾已經越來越少。
第三,出海船只產生的入海垃圾問題。出海船只產生的垃圾也非常多,吃喝拉撒等廢品全倒進海洋里了,主管部門也應加強管理。不可降解的垃圾如塑料瓶、油桶等要帶回岸上,不要丟棄在海洋里。如果各種水域都加強管控,海里的垃圾自然就會減少。
城市化雜志:在一些高速路上總會看到遍地垃圾,對這種情況您認為如何處理,讓環境更美好?
王麗莉:每個城市都有高速公路的主管部門,每修一條高速公路,高速公路的衛生就歸這個部門管或移交到環衛部門管理。高速公路上為啥會出現垃圾遍地這種情況?可能是高速公路在管理權限上沒劃分清楚,有可能是交界地帶,雙方的交界線沒劃清楚產生的扯皮現象,屬于管理問題。
城市化雜志:居住在大型購物中心附近的居民反映,在家開窗時能聞到商場里廚余垃圾的味道,基于碳中和的廚余垃圾資源化處理技術如何對待?
王麗莉:現在的商場、購物中心都是多元的,屬于多功能體,里面有很多飯店,住在附近的居民能聞到商場里餐廚垃圾味道,說明這個商場的后廚衛生不到位,餐廚垃圾收集管理不到位。正常情況下,后廚的餐廚垃圾要放在垃圾桶里并蓋好蓋子。
餐廚垃圾有機質含量很高,很容易發酵,產生臭味。除了加強衛生管理,商場要盡快將這些垃圾交由環衛部門運走,不可以在后廚或商場存放時間過長,要日產日清。
城市化雜志:垃圾處理如何借鑒國內外先進的管理經驗及科學方法,您認為哪些城市的經驗可以分享?
王麗莉:我們借鑒國外什么經驗呢?借鑒的應該是管理經驗。我國人口眾多,環境容量有限,要求環境管理全民總動員,通過政府宣傳,讓每個人珍惜自己的生活環境,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城市自然就干凈了。
2008年我們去歐洲考察垃圾處理工藝和設備時,發現我們在工藝設備上跟國外基本沒有區別,他們車間里比我們的車間還臭。但室外就味道很小,原因是車間密閉工作做得好,細節管理非常到位。再者是是他們的空氣容量比我們空氣容量大。
去日本考察餐廚垃圾處理工藝和設備時,處理工藝和設備與國內基本一致,但處理廠的味道很小。餐廚垃圾收集車干凈整潔,袋裝化率非常之高。餐廚垃圾的收、運、處各環節,垃圾桶、車輛、人員也都干凈有序,原因是日本對不合規的懲罰力度大,因此每個人都很自律。
編后語:
在日本街道上,根本發現不了垃圾的存在,他們在自己家里會把各種垃圾進行分類,在公共場所基本上不會扔垃圾,連垃圾桶在日本都極少見。沒有垃圾桶城市還如此干凈整潔,初到日本的外國人,都會對其嘆為觀止。其實這既是個人行為的規范意識,也是在政府出臺的有關政策的高壓下進行約束。
無疑,文明自律的背后,每個人必須有良好的習慣。大力度的懲罰與罰款雖然是強制措施,但也是一種督促國民養成良好習慣的措施。正所謂,自律才能自由。
垃圾治理,是個全球性難題。日本用了27年,形成全民參與氛圍。德國用了40年,把垃圾分類當一項系統工程。
德國作為第一個為“垃圾經濟”立法的國家,在敦促實施生活垃圾分類方面,采取“連坐式”的懲罰措施。
根據德國聯邦環境局數據:2000年至2012年間,德國垃圾排量減少了18%。201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90%的德國人會自覺遵守垃圾分類規則,近80%的德國人認為,為環保做貢獻對個人來說都很重要。如今,德國垃圾再利用行業每年創造410億歐元產值,生產部門的垃圾被重新利用的比例平均為50%。垃圾回收已經成為德國人的環?!皹撕灐敝?。
日本對垃圾的非法投棄等行為制定了極為嚴苛的懲罰制度。違法者可能被處以1000萬日元以下罰款或5年以下徒刑。日本基本能做到垃圾百分之百回收,依賴的不是先進的技術和發達的科技,是全民對環境的敬畏、真摯的感情和高度的民眾的自覺性。
垃圾治理是一場艱巨而持久的攻堅戰,每個人都逃離不了。我們在享受現代工業科技文明的同時,從自我做起,將保護環境的自覺意識變成我們具體的行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