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聚氰胺奶粉、甲醛奶糖、“地溝油”菜肴、“染色饅頭”、“蘇丹紅”鴨蛋、“孔雀石綠”魚蝦、“瘦肉精”豬肉、“墨汁石蠟”紅薯粉,以及其他一些食品安全事件,令人觸目驚心。
“民以食為天,食以安為先”的古訓,也是中國傳統道德的歸結之一?!爸\財害命”自古以來就為中國人所唾棄憎恨。而縱觀當前的食品行業,道德倫理問題已處于危險境地。
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曾在今年4月14日指出,當前文化建設特別是道德文化建設,同經濟發展相比仍然是一條短腿……這些惡性的食品安全事件足以表明,誠信的缺失、道德的滑坡已經到了何等嚴重的地步。
可以說,食品行業從業人員素質參差不齊,企業主體責任落實不夠,行業誠信道德體系建設滯后,少數企業和從業人員道德缺失、不講誠信,這些是中國食品安全事件頻發的重要原因。
“食品行業領域的道德倫理大滑坡,甚至遠比社會交往中的道德滑坡更可怕。”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主任、政治學教授許耀桐說。
食品安全領域的道德倫理是社會公德的要義之一。食品安全對公眾的身心具有更加直接即時的危害,因此,嚴重威脅公眾健康的食品安全事件令人痛心疾首,更讓人迫切期待在市場經濟環境下加固社會道德體系塔基的必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