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靜安區慧思頓高瞻幼兒園園長于敏惠很忙碌——開學已是第三周,咨詢進托班的電話比5月份招生時還多。原來,這個才開設不到一年的托班以其高質量,令家長們口耳相傳,更多有需求的家庭慕名而來。住在附近的王思偉說,家里老人照顧不便,孩子放在這里,安心不少。
3歲以下嬰幼兒,“最柔軟的人群”,家庭照護為佳。然而,和全世界許多地方一樣,上海的近60萬0—3歲寶寶的家庭中,也有部分確有困難的家庭,需要社會提供多樣的托育支撐。
在需求多樣、資源有限的條件下,如何更好地破解托育難題?近年來,上海在實踐中探索答案。
應對多元需求,社會多方參與
“小朋友們互相擁抱一下,中午吃飯,下午睡覺……”一早,伴隨著音樂節拍,托班孩子們跟著老師跳起律動操。周二,普陀區真如翠英幼兒園托班的20名小朋友在律動操的蹦蹦跳跳中,逐漸停止了哭鬧,在互相擁抱中體驗交往。
這家幼兒園位于普陀區真如西村社區內。園長金葉說,從去年起,作為市政府實事工程,幼兒園對外增設一個招收20名幼兒的托班,配備一名有著35年教齡的資深幼教和一名90后年輕幼教,外加一名高級保育員。小寶寶們可以和中、大班孩子一起戶外活動,有了小哥哥小姐姐做榜樣,弟弟妹妹成長得更快。
這樣的“托幼一體化”,是本市緩解托育服務供需矛盾的路徑之一。
去年,市教衛工作黨委、市教委深入開展大調研,多部門聯合制定上海市3歲以下幼兒托育服務“1+2”文件(即《關于促進和加強本市3歲以下幼兒托育服務工作的指導意見》《上海市3歲以下幼兒托育機構管理暫行辦法》《上海市3歲以下幼兒托育機構設置標準(試行)》),并推出《上海市3歲以下幼兒托育機構從業人員與幼兒園師資隊伍建設三年行動計劃(2018—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率先實施。
在浦東、徐匯、靜安、黃浦和閔行5個區先行試點、積累經驗的基礎上,目前全市各區全面受理相關托育機構申辦。截至今年8月底,全市新設143家合法登記備案的3歲以下幼兒托育服務機構。
本市還鼓勵有條件的區新建配套幼兒園時落實托班建設要求;通過改建、擴建幼兒園,增加托班資源供給;鼓勵民辦幼兒園開設托班;支持公益性托兒所擴大服務對象覆蓋面,緩解入托供需矛盾。
與此同時,上海鼓勵企業、園區、事業單位參與興辦福利性托育機構,讓更多幼兒能享有普惠性的托育服務。目前,全市由企業單位舉辦的非營利性托育機構有浦東新區大飛機金科托育園、徐匯區大飛機云錦托育園2家。
與增量同步,管理更精細化
數據顯示,新學年在全市11個區新開辦的34所幼兒園中,22所開設了托班。市政府實事項目新增54個托育點,計劃新增80個托班,其中11個園所和機構的27個托班已開班。
目前,全市提供經過規范程序申辦的各種托育服務的機構大約有500多家,其中包括公、民辦幼兒園托班、托兒所、早教中心、社會托育機構以及實事工程項目等。
市教委托幼工作處負責人顏慧芬說:“托育的需求非常多元,一方面要推進市場多方參與;另一方面,幼兒園也要不斷挖潛,在滿足3—6歲適齡兒童接受學前教育需求的基礎上,更好地解決確有困難家庭的托育問題。”
托育做增量的同時,精細化管理也在層層深入。
本周一,嘉定區托育服務指導中心主任朱玉英剛去南翔抽檢兩家社會托育機構的辦學情況。“我們有12個專管員,負責所在街鎮托育機構的日常監管,線上視頻監管網絡也已啟動,”朱玉英說。如今,全區12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承擔對相關托育機構跟蹤式的健康管理服務,傳染病防治、日常保健都是重要指導內容,為孩子再添一道健康屏障。
讓她特別高興的是,托育機構自我提升主動性不斷提升。今年5月,中心制作的兩本指導手冊下發后,抽檢中成績優良的機構不斷增加。
位于市區的慧思頓高瞻幼兒園活動室設施中,即使是一個孩子的攀爬架,也有不少細節考量。“中班大班孩子,圍欄設計更注重孩子隱私,讓他們在上面可以有些‘小秘密’;托班孩子的攀爬架,既能滿足大肢體動作需求,高度也能和老師平視交流,”園長于敏惠說。在區教育局的支持下,美國高瞻學前教育總部、北京師范大學、華東師范大學的學前教育專家們,不斷為這所公辦幼兒園提供建議和指導。
解決托育問題,全社會都需努力
記者采訪中,不經意聽到三個“遺憾”。
一位教育領域的研究者惋惜:三年前,她所在的大學里,已開始考慮在校區里劃出一塊地,招人辦托育點,解決“媽媽員工”的后顧之憂。誰知,隨著人事變動,后來不了了之。
一位社會托育機構負責人最近很為難。原來區托育管理機構的要求是:對0—3歲孩子以養為主,可家長們不依,強烈要求增開外語啟蒙課。就這樣,他成了“三夾板”。
一位白領媽媽正懊惱。當初報托班,盲目追求“高大上”,選了離家幾十公里的機構,兩歲半的娃娃,每天開車接送要兩小時。鄰里間交流,好像教的水平跟家門口的托班差不多。
正如華東師范大學教育學部學前教育學系系主任張明紅教授所言,“解決托育問題,不僅僅是教育一家的事兒。”在她看來,社會保障體系、育兒理念傳播、托育人才培養等,都是需要深入研究、整體考量的重要影響因子。
上海市教科院普教所學前教育研究室主任、研究員黃娟娟說,0—3歲是幼兒依戀形成的關鍵期,大多數還是以家庭養育為主。她建議,可以延長母親帶薪休假的時間,讓媽媽能有更多時間自己照護嬰幼兒。
也有專家指出,完善“家庭為主、多方參與”的托育服務體系,讓更多幼兒享受“幼有所育”,除了托育科學布點之外,面向全社會的教育理念傳遞不可或缺。需要讓更多家庭知道,這個年齡段,是孩子功能性發展的窗口期、親子關系的基礎期,家庭照護更為重要。
據悉,本市每年為適齡幼兒家庭提供至少6次免費科學育兒指導服務,倡導線上和線下相結合的科學育兒。家長可以免費登錄“育兒周周看”APP,獲得各類免費育兒指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