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消息:中國國家統計局22日發布的報告顯示,新中國成立的70年以來,中國人口總量由高速增長轉向平穩增長,人口素質顯著提升。在人口紅利因素逐漸減弱的同時,由人口文化素質和健康水平提升帶來的“人才紅利”正在為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注入強大活力。
報告顯示,新中國成立70年來中國總人口由1949年的5.4億人發展到2018年的近14億人,年均增長率約為1.4%;人均預期壽命由1949年的35歲達到2018年的77歲。
70年來,隨著經濟社會的發展、醫療衛生水平提高和國家人口政策的變化,中國人口在生產類型發生兩次轉變,先后經歷了由高出生率、高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傳統型人口再生產類型向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長率的過度型階段,再向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長率的階段轉變。
報告指出,人口再生產類型的轉變導致了人口年齡結構的老化。2000年,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7.0%;0-14歲人口比重達到22.9%;老年型年齡結構初步形成,中國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2018年,中國中國65歲及以上人口比重達到11.9%;0-14歲人口比重降至16.9%;人口老齡化程度持續加深。
人口老齡化的加速,將加大社會保障和公共服務壓力,減弱人口紅利是進入新時代人口發展面臨的重要風險和挑戰。
為促進人口均衡發展,中國政府適時調整生育政策,2013年11月啟動實施一方是獨生子的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生育政策。2015年10月,全面實施一對夫婦可生育兩個孩子的政策,全面兩孩政策實施后,2016年和2017年,中國出生人口分別為1786萬人和1723萬人,政策效果顯著。
報告分析,隨著中國人口增速放緩、人口結構變化、勞動年齡人口總量減少,成為長期趨勢,但勞動力資源絕對量依然龐大。2018年,中國勞動年齡人口的總量為8.97億人,保持近9億人的規模,與此同時,中國已經完成從人口大國到人力資源大國的歷史性轉變。
隨著科教興國、人才強國戰略的實施,勞動年齡人口的知識技能水平不斷提高,由人口文化素質和健康水平提升帶來的“人才紅利”,成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和社會進步的重要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