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發展改革委官網發布《2019年新型城鎮化建設重點任務》,首提“收縮型城市”概念,明確提出:收縮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強體,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
事實上,一份由首都經貿大學學者吳康更新的數據顯示,從2007-2016年,694個城市中,總計80個城市出現不同程度的收縮,占比11.5%。
上海財經大學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學良也表示,城市收縮在未來較長時間內,將成為城市發展的常態。
那么,何為收縮型城市?在我國有哪些典型代表?當一座城市不再長大,是否意味著擺在它面前的道路只有遺憾“謝幕”?
收縮型城市有哪些代表?
作為東北重要的老工業基地城市,上世紀60年代,錦州以“大慶式新興工業城市”聞名,創造了中國第一只晶體管、第一塊石英玻璃、第一根錦綸絲、第一支人造塑料花、第一只電子真空開關管、第一臺造紙精漿機、第一個電子轟擊爐、第一臺舉高消防車和第一部汽車安全氣袋……數十項第一。
而現在,提到錦州,許多人可能首先想到的是直播界的“鼻祖”MC天佑……
作為城區人口接近100萬的中等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萬~100萬),錦州的城區人口從2010年的94.17萬人,降到2016年的83.9萬人……越來越多的年輕人似乎不愿意再回到這座已稍顯沒落的工業城市。
而作為中國最早興辦近代工業的城市和民族工業發祥地之一,營口的人口規模也一直處于收縮態勢,城區常住人口從2010年的90.41萬人,降到2017年的77.06萬人,短短8年間,減少了13.35萬人……即便作為新興的冶金石化裝備制造工業基地,營口似乎都難以挽留住向往“外面世界”的人們。
事實上,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通過梳理相關數據發現,在遼寧省,除了葫蘆島、大連等少數幾個城市人口仍處于增長態勢外,丹東、鐵嶺、本溪、阜新、大石橋……很多中小城市(城區常住人口50萬以下的城市為小城市)的人口規模都在收縮。
而鞍山、撫順等Ⅱ型大城市也處于急劇收縮狀態,以鞍山為例,其城區人口數量8年間減少了15.65萬人;甚至作為省會城市的沈陽,其人口近幾年也在急劇收縮,與2013年的城區人口相比,2017年的城區人口數量減少了85.82萬人……
上海財經大學長三角與長江經濟帶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張學良表示,根據其研究團隊長期調查發現,中國有26.71%的地級/副省級行政單元發生收縮,且29.89%的收縮城市的市轄區出現了人口流失現象,集中分布于中國東北和長江經濟帶地區。
在長江經濟帶地區,110座地級及以上城市中,有52座出現收縮,約占城市總量的47.27%;58座處于非收縮狀態,約占52.73%;84個市轄區出現收縮,約占市轄區總量的26.42%;393個市轄縣出現收縮,約占市轄縣總量的51.98%。
以江蘇省為例,記者梳理發現,連云港、海門、太倉等中小城市的城區人口規模都處于收縮狀態。
人口在下降,面積還在擴張
記者還注意到,在城區常住人口連續三年下降的同時,一些城市的建成區面積持續增長。這意味著,人少了,但城市建設的設施相對更多,一定程度出現資源錯配的情況。
這類城市中,情況最突出的是,開原市(遼寧)、吉林市(吉林)、通化市(吉林)、大慶市(黑龍江)。
其中,吉林市、大慶市城區常住人口超過100萬,屬于Ⅱ型大城市,同時也是當地除省會以外的第二大城市。城區常住人口、建成區面積的一降一升,展示出吉林市、大慶市作為當地第二大市的“掙扎”。它們人口外流,但傾向擴張建設,問題是這樣的發展趨勢,在當下會造成土地資源配置效率降低,不利于城市的緊湊型發展。
除了“一降一升”,還有一些城市在近年呈現出非緊湊型發展的情況,也就是其城區常住人口并未連續下降,但其城區人口密度卻連續下降。也就是說,整體這三年,城區常住人口的流入速度,比不上其城區面積擴張的速度。
收縮型城市為何收縮?
北京大學首都發展研究院院長李國平在接受每日經濟新聞記者采訪時表示,城市規模是按城區常住人口來算的,所謂城市收縮就是指城區常住人口在一段時間內減少了。
“當然,不能忽略一個大背景,就是中國的城市化還在增長,城市人口總量一直在增加,而這些收縮型城市是不增反減的,與總體是反方向的。”中國人民大學應用經濟學院教授姚永玲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
什么情況下會出現收縮型城市?李國平認為,城市的收縮往往與當地的地理位置、城市規模、產業結構、行政等級有關,地理條件差、傳統產業占比大、資源環境壓力大的城市都容易出現收縮。
“比如很多中小型礦業城市,現在資源型行業要壓縮產能,也有一些環保壓力,像中國的東北、西北等區域出現收縮城市的概率就會更高一些。”李國平說。
記者注意到:
“百年煤城”黑龍江雞西,是典型的資源型城市。2011年煤炭形勢好的時候,煤炭產業占到整個經濟總量的24%以上。受全國煤炭市場下滑影響,雞西煤炭產銷量價齊跌,加之多年來自身結構性、資源性、體制性矛盾等諸多因素,全市經濟一度在地平線附近徘徊。
同病相憐的還有大慶。恐怕國內沒有哪個城市像大慶這樣對油氣產業的衰退和石油需求疲軟有過切膚之痛。這個從2001年以來GDP增速至少10年持續保持兩位數增長的城市,2015年以-26.83%的GDP名義增速打破神話。
數據顯示,2014~2017年間,大慶市每平方公里土地的人口密度減少了約450人,城市GDP下滑34%,人均GDP下降了39%。城市收縮現象非常明顯。
姚永玲則提到了甘肅酒泉市管轄的一個縣級市——玉門市,玉門油田是中國最早的油田,從六十年代起,玉門油田先后會戰大慶,南下四川,跑步上長慶,二進柴達木,三戰吐魯番,曾先后向全國各油田輸送骨干力量10萬多人、各類設備4000多臺(套),被譽為中國石油(7.680, -0.05, -0.65%)工業的“搖籃”。
如今,隨著資源的枯竭,“9萬人棄城 甘肅玉門淪為空城”的字眼不時見諸報端,稀疏的人流、紊亂的街道、荒廢的住宅,昔日輝煌難再現。
在姚永玲看來,還有一個重要原因是,城市化不是零和博弈,不是單純農村的人口流入城市,它有一個梯度,即人口從農村流入到小城鎮,從小城鎮到大城鎮,從大城鎮到縣級市,從縣級市到地級市,地級市到大城市,它是從低到高的一個連續的過程。
“城市化不只是從農村到城市,還有從縣級市、地級市等中小城市到大城市。它是依次遞推的過程,人口先減少的是農村,再減少的是城鎮,之后就是縣級市、地級市等。”她說,這還是因為中小城市經濟萎縮,大城市就業環境、基礎設施、公共服務等更好,更有競爭力。“這是一個客觀規律,在全國來看都是普遍的。”
“行政等級越低的縣級市越容易收縮。中國大概有近20%的地級市,尤其地理位置比較偏遠的地級市都存在收縮現象。”李國平說。
也有學者認為,隨著高速交通網絡的全覆蓋、中國戶籍制度改革的加速推進、劉易斯拐點中人口紅利的日漸消失、人口老齡化等使得中國未來的人口結構和人口流動將發生重大而深刻的結構性變革,諸如此類的潛在收縮動因的不斷增加,城市收縮問題是不可避免的。
不過,李國平也表示,城市收縮的原因有很多,也很復雜,不能一概而論,比如北京近兩年城區常住人口也在下降,但這是政策原因疏解出去了。
收縮型城市未來發展方向?
那么,這些收縮型的城市還有沒有未來?
發改委文件明確提到:收縮型中小城市要瘦身強體,轉變慣性的增量規劃思維,嚴控增量、盤活存量,引導人口和公共資源向城區集中。
在李國平看來,這是國家城市化政策的一個重大轉折,明確中小城市不再盲目低效擴張,那城市就需要更精致化的發展。
“經濟活力強的地方人口肯定不會減少,如果城市本身競爭力下降,周邊有更好的城市人口肯定會去周邊。所以收縮型中小城市要想辦法提升城市競爭力,要發展產業,吸引就業,創造更宜居條件,公共服務做的更好。”他說,城市之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如果你做的不好,人口就會流失。
姚永玲則表示,對于資源枯竭型城市,就需要發展除了資源型產業之外的后續產業;對于收縮型中小城市,則需要國家政策的傾斜,在基礎設施一體化、公共服務均等化方面發力,發展經濟,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促進企業發展,從而吸引更多人口,發展成為小而美的城市。
記者注意到,發改委文件也明確提到要深化“人地錢掛鉤”等配套政策。深化落實支持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的財政政策,在安排中央和省級財政轉移支付時更多考慮農業轉移人口落戶數量,2019年繼續安排中央財政獎勵資金支持落戶較多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