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10-30 12:30:38
來源:錢江晚報 作者:西 木
號稱“天眼”的中科院國家天文臺FAST近日遭遇到了尷尬。10月28日,其工程副經理兼辦公室主任張蜀新表示,FAST原定招聘24人,目前只招到半數,與預期相去甚遠。
據了解,FAST正式投用后,啟動24小時觀測,科研人員需三班倒輪流值班,而現有的駐地人員只有20多名,為此,FAST在全國范圍內啟動了此次在人才招聘。
此次招聘的崗位所涉及的專業都屬熱門專業,如數據處理、數據中心運營和通信維護。這些領域的人才也都是許多民企,尤其是互聯網公司高薪招攬的對象。
相對于崗位的高要求,FAST此次開出的待遇,卻讓人覺得有些小氣。此次FAST招聘的人員全部采用聘用制,一年的薪資大約在10萬元左右,其中還包括駐地補貼。
所謂“聘用制”,說白了就是合同工,雖說近些年強調同工同酬,但與有正式編制的員工相比,依然是次等身份,在某些福利待遇上,還是會存在較大的區別和差距。
而具體到工資,一年10萬元,坦白講,并不算高。如果除去必須扣除的社保,到手的恐怕也就不多了。而據統計,2017年,FAST所在地貴州,非私營單位從業人員平均工資為71795元,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的平均工資則為79826元。由此看出,即便是放在當地來說,這種工資水平也不具備多大的優勢,就更不要說經濟發達的地區了。更何況,科研人員還得面臨駐地偏僻、條件艱苦,和家人長期分居兩地等諸多現實困難。兩相比較,這樣的薪資待遇,招不到人是意料之中的事。
當然,如果有人將“不重視人才”的板子全打在FAST身上,在我看來,也有失公允。給不了“高工資”,恐怕并非它小氣,而是受條件所限的無奈之舉。這也是當下人才市場化背景下,許多體制內單位普遍都會遇到的問題。其背后的原因,還是由于僵化的用人機制所造成的。這類單位招人,受限頗多,在編制滿額的情況下,如果還要招人,那么其擴充人員的薪資就需要單位自行解決。在不創收的情況下,許多單位便只能從有限的經費中省出這筆錢。如此,“低待遇”自然便成了一種常態。
FAST是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為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其重要意義和對國內科研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因此,更應投入更多資源于項目的建設與維護。雖說搞科研不能急功近利,不能總向錢看,但給予科研人員一個體面的生活,一份足以體現其價值的薪資待遇,恐怕也是像FAST這樣的單位,今后必須要解決的現實問題。哪怕是在工薪待遇上有所傾斜,也是可以理解的。
“天眼”看得到遙遠的星辰,也應望見自身科研人才隊伍建設的不足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