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级成人毛片免费视频高清/国产精品久久自在自2021/国产一级内谢a级高清毛片/九九热亚洲精品综合视频 - 俺去俺去啦最新官网在线

以傳播城市化專業知識為己任
2024年11月22日
星期五
設為首頁 | 加入收藏
40年來湖南城鎮化率由1978年的11.5%提高到54.62%
時間:2018-10-11 10:43:02  來源:澧縣政府網站 

  40年前,中國共產黨人櫛風沐雨,努力探索出富國強民的改革開放之路,從而開啟了我國社會主義建設的新征程,并取得了舉世矚目的巨大成就。改革開放以來,在黨中央、國務院的堅強領導下,湖南全省上下全面貫徹改革開放的路線、方針、政策,一心一意促改革、謀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積極踐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主動適應引領經濟發展新常態,大力推進“四化兩型”,努力建設“四個湖南”,全省經濟社會等各項事業實現了跨越發展。

  一、高歌穩進——經濟總量不斷跨越,綜合實力顯著提升

  改革開放以來,全省把工作重心轉移到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上來,聚精會神搞建設,全心全意謀發展,湖南經濟大步邁進,總量連上臺階,實力顯著提升。

  (一)經濟總量邁上新臺階

  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146.99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33902.96億元,按可比價計算,是1978年的38.8倍,1978-2017年年均增長9.8%,平均每5年翻一番,快于同期全國平均增速0.3個百分點。經濟總量在1993年突破千億大關,2008年跨上萬億臺階,2012年突破2萬億元,2016年突破3萬億元,實現了新的歷史跨越。到2017年,全省經濟總量和增速均已躍居全國第9位。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由1978年的286元,增加到2017年的49558元,按可比價計算,2017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1978年的28.3倍,年均增長8.9%,快于同期全國平均增速0.4個百分點。按當年平均匯率計算,2017年人均地區生產總值為7340美元,達到中等偏上收入國家水平。

  (二)綜合實力大幅提升

  1978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僅為27.98億元,改革開放后,伴隨著湖南經濟的起飛,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呈跳躍式發展。1993年,全省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突破百億元大關,2007年躍上千億元臺階,而近十年,以年均15.1%的增速迅速增長。2017年一般公共預算收入達到4566.8億元,是1978年的163.2倍,年均增長14.0%。全省固定資產投資由1978年的20.15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31328.08億元,增長了1554倍;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從1978年的54.84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14854.9億元,年均增長15.4%;進出口總額從1978年的1.59億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360.4億美元,年均增長14.9%。

  二、質量提升——結構調整成效顯著,經濟發展更趨協調

  改革開放40年,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后,伴隨著經濟總量的不斷增長,經濟結構持續優化升級。40年來,全省產業結構、投資結構、所有制結構、區域結構在不斷調整中實現優化,經濟發展的全面性、協調性和可持續性大大增強,經濟結構發生了歷史性變化,經濟發展向高質量不斷邁進。

  (一)產業結構優化升級,二三產業引領增長

  1978年,農業為湖南的主要支柱產業,第三產業占GDP的比重僅為18.6%。經過40年的努力,全省產業結構由典型的農業經濟逐步發展為以農業為基礎,第二、三產業共同帶動經濟發展的格局。全省三次產業結構由1978年的40.7:40.7:18.6調整為2017年的8.8:41.7:49.5,非農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穩步提高,由1978年的59.3%提高到2017年的91.2%。產業結構由最初的“一二三”演變為當前的“三二一”,第一產業增加值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40.7%下降到2017年的8.8%,降低了31.9個百分點。第三產業迅速發展,增速持續快于第二產業,第三產業增加值由1978年的27.34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16759.07億元,年均增長11.6%,高于地區生產總值增速1.8個百分點。第三產業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由1978年的18.6%上升到2017年的49.5%,提高了30.9個百分點。

  (二)投資結構不斷優化,民生投資持續增加

  2017年,全省固定資產投資31328.08億元,居全國第7位,比上年增長13.1%,總量是1978年的1555倍。國有投資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由1978年的73%下降到2017年的33.2%,下降了39.8個百分點;非國有投資由27%上升到66.8%,提高了39.8個百分點。2017年,民間投資18759.6億元,比上年增長14.5%,占全部投資的比重為59.9%。高新技術產業、戰略性新興產業、基礎設施投資增速分別比全省投資增速高11.6個、0.4個和2.8個百分點。產能過剩領域投資從2015年開始呈快速下降趨勢。2015-2017年,全省黑色金屬礦采選業投資分別下降4.8%、41.5%和27.2%,有色金屬礦采選業投資分別下降7.2%、16.0%和13.5%。2017年,民生投資3015.85億元,生態投資1402.45億元,分別比上年增長12.8%和12.5%,呈逐年增長態勢。

  (三)非公經濟發展壯大,多經濟類型協同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以公有制為主體、多種所有制共同發展的經濟體制不斷完善,非公經濟走過了從無到有再到發展壯大的歷程,所有制結構從單一公有制經濟轉變為多種所有制經濟共同發展。2017年,全省非公有制經濟實現增加值20547.76億元,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為60.6%,比1978年的4.1%提高了56.5個百分點;在規模以上工業中,非公企業數量占全部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的比重達93.3%;非公經濟實繳稅金2040.26億元,比上年增長23.1%,總額占全省實繳稅金的比重為57.8%。公有制經濟比重逐年下降,2017年降至39.4%,但在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領域,公有制經濟仍占據主體地位。2017年,在石油加工、電力生產和供應業中,公有制企業增加值占比分別為87.2%和84.5%,鐵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運輸設備制造業、水的生產和供應業分別占67.1%和64.2%。

  (四)區域發展協調性增強,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

  改革開放40年,隨著“長株潭經濟一體化”、“大湘西開發”、“3+5”城市群區域發展戰略的實施,“四大板塊”競相發展,區域經濟協調性明顯增強。2017年,長株潭地區生產總值占全省經濟總量四成以上,核心增長極作用明顯。2012-2017年,長株潭地區生產總值年均增長10.4%,湘南地區年均增長9.5%,湘西地區年均增長8.9%,增速差距逐步縮小。城鎮化水平顯著提高。40年來,湖南經濟社會迅速發展,城鄉人口流動性顯著增強,城市化進程明顯加快。全省城鎮常住人口由1978年的593.86萬人增加到2017年的3747.02萬人,城鎮化率由1978年的11.5%提高到54.62%,提高了43.1個百分點。

  三、創新引領——科技含量全面提升,發展質量不斷提高

  改革開放40年,湖南經濟搭乘改革開放的巨輪,在時代發展的潮流中發展,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全省上下堅定不移地落實新發展理念,大力實施創新引領開放崛起戰略,經濟效益持續提升,生態環境不斷改善,經濟運行保持穩中向好、穩中趨優的發展態勢。

  (一)創新引領作用明顯增強

  改革開放以來,湖南的科技創新事業快速發展,科技投入穩步增加,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隨著大眾創業萬眾創新深入推進,全省上下自主創新熱情高漲,創新成果紛紛涌現,創新引領作用日趨明顯。2017年,全省全社會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投入總量達568.53億元,比1996年增長71.9倍,投入強度由1996年的0.31%提高到2017年的1.64%。2017年,全省科技進步貢獻率達56%,比2012年提升3.7個百分點。全省專利申請量為77934項,授權量為37916項,分別是1989年的48.1倍和37.6倍。2017年,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8119.95億元,占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23.5%,比1999年提高20.1個百分點;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增加值的11.3%,比2010年提高6.7個百分點。科技進步帶動勞動生產率穩步提高,全員勞動生產率(按當年價格計算)由1978年的654元/人增長到2017年的87631元/人,增長了133倍。

  (二)經濟效益不斷提升

  企業效益改善明顯。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由1978年的124.4億元增加到2017年的39463.9億元,增長了316倍;利潤總額從1978年的14.15億元增加到2017年1930.90億元,增長了135.5倍。全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戶均利潤由1978年的8.61萬元增加到2017年的1264.09萬元,增長了145.8倍。2017年高加工度工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的38.0%,比2010年提高6.0個百分點。新興產業快速發展。2017年規模以上現代新興服務業營業收入2167.92億元,比上年增長22.8%,拉動規模以上服務業增長15個百分點。網上購物方興未艾,初步統計,2017年網上零售額增長41.8%,遠高于全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增速。網上零售的高速增長也帶動快遞、移動互聯網等業務快速發展,2017年,全省規模以上快遞服務企業完成業務量5.92億件,比上年增長21.8%;實現業務收入64.19億元,比上年增長24.4%。移動互聯網接入流量7.61億GB,比上年增長152.4%。

  (三)綠色發展加快推進

  隨著科學發展理念的不斷深入,政績觀念發生質的轉變,生態文明建設納入“五位一體”總體布局,著力追求經濟社會生態的全面進步。從2007年湖南在全國率先開展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建設,到黨的十八大以來堅定踐行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綠色發展理念,生態文明建設取得豐碩成果。在國家2016年生態文明建設年度評價中,湖南綠色發展指數居全國第8位,進入全國前10的行列。2017年,全省單位GDP能耗比2016年下降5.24%。節能降耗工作進展良好,2017年,全省規模工業綜合能源消費量6040.5萬噸標準煤,比2006年減少1962.5萬噸標準煤。減排力度不斷加大,污染物排放總量逐年下降。六大高耗能行業比重持續降低。2017年,全省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僅增長1.8%,增速比規模工業平均增速低5.5個百分點;六大高耗能行業增加值占規模工業比重為30.3%,比2008年降低9.6個百分點。2017年,全省化學需氧量排放量比2016年削減5.56%;二氧化硫比2016年削減6.665%;氨氮比2016年削減3.04%;氮氧化物比2016年削減5.07%。生態建設步伐加快。2017年,全省完成生態投資1402.45億元,比2015年增長36.5%。2017年完成造林面積35.08萬公頃,2016年完成造林面積34萬公頃,兩年累計造林69.08萬公頃。全省森林覆蓋率59.68%,較1997年提高8.28個百分點。2017年,全省省控水質監測斷面數345個,滿足Ⅲ類標準的斷面比例達93.6%,超過Ⅴ類標準的斷面比例僅0.3%。

  四、強基固本——基礎設施日益完善,房地產業快速發展

  改革開放40年,湖南在大力發展經濟的同時,進行了大規模的基礎設施建設,極大地提高了社會生產力水平,經濟發展基礎和后勁明顯增強,城鄉基礎設施不斷夯實。

  (一)農業基礎設施建設大力推進

  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基礎設施建設比較薄弱,隨著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進程的推進,省委、省政府重點聚焦農村地區基礎設施短板,整合資金,加大力度,全力進行農業基礎設施建設。2017年,全省農田有效灌溉面積315.24萬公頃,比1978年增加46.1萬公頃。開工各類水利工程9.1萬處,水利工程投入資金368億元,完成水利工程土石方12.2億立方米。進入新世紀以來,政府加大對農村公路提質改造。目前,全省農村公路總里程達20.2萬公里,實現100%的鄉鎮和具備條件的建制村通水泥(瀝青)路。

  (二)交通、郵電建設突飛猛進

  改革開放以來,政府投入大量資金用于基礎設施建設,全省交通運輸、信息傳輸等事業日新月異。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交通運輸能力不斷增強,鐵路、公路和航空全面發展,構建起綜合立體交通運輸網絡,大大加強了湖南與各大重要城市的聯系。2017年,全省鐵路營業里程4698公里,是1978年的2.28倍;其中高速鐵路營業里程由2009年的606.3公里增加到1396公里。公路里程由1978年的5.95萬公里增加到23.97萬公里,增長了3.03倍;其中高速公路里程6418.5公里,是1994年的145.9倍。共有民用航空航線210條,比1978年增加192條;其中,國際航線41條,比2008年增加34條;國外通航國家達17個,比2008年增加12個。信息傳輸方面,黨的十六大、特別是十七大以來,湖南省大力推進信息化進程,把“數字湖南”建設作為提升綜合實力、經濟競爭力和現代化管理水平的重要支撐,隨著三網融合、智能醫療、數字家庭、智慧城市等信息化工程日漸走近普通百姓,信息通信水平快速提升,三湘大地開啟數字生活新時代。2005年互聯網寬帶用戶129.74萬戶,2011年突破500萬戶,2016年突破1000萬戶,2017年,全省互聯網寬帶用戶達1315.48萬戶,比2005年增長9.1倍;移動電話用戶由2000年的279萬戶增加到2017年的5693.43萬戶,增長19.4倍;2017年,廣播綜合人口覆蓋率98.49%,電視綜合人口覆蓋率99.30%,分別比1985年提高48.19個和24.2個百分點。

  (三)房地產開發迅速發展

  20世紀90年代中期,房地產綜合開發作為一項重要的改革措施開始實施,全省房地產開發事業蓬勃發展,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就。2017年,房地產開發投資3426.1億元,比1995年增長66.4倍;企業3989家,比1995年增加3077家;商品房銷售面積8532.3萬平方米,比1995年增長57.6倍;商品房銷售額4460.7億元,比1995年增長334倍。

  五、開放崛起——外向型經濟快速發展,對外開放形成新格局

  改革開放40年,湖南采取“走出去、請進來”的戰略,對接“一帶一路”倡議,發揮“一帶一部”區位優勢,緊緊抓住歷史機遇,對外貿易呈跨越式飛躍。40年來,隨著開放水平的全面提升,湖南外向型經濟呈現出生機勃勃、碩果累累的景象。

  (一)外貿總量快速壯大,貿易結構更趨合理

  1978年,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以后,湖南的對外貿易發展由調撥出口進入自營出口時期,對外貿易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1991年,全省進出口總額突破10億美元(13.75億美元);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后,對外貿易發展更為迅速,全省進出口總額突破20億美元(20.78億美元);2001年中國加入WTO,湖南的貿易總量實現新的跨越,2008年突破百億美元,2014年更是突破300億美元大關。2017年全省進出口總額360.4億美元,比1978年增長225.7倍。其中出口由1978年的1.32億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231.72億美元,增長174.5倍,年均增長14.2%;進口由1978年的0.27億美元增加到2017年的128.68億美元,增長475.6倍,年均增長17.1%。全省經濟外貿依存度由1978年的1.8%上升到2017年的7.2%。

  進出口結構進一步優化。隨著湖南工業化進程的加快,特別是加入WTO以來,湖南積極實施“科技興貿”出口戰略,促進了進出口結構的調整與優化。進出口商品種類已由糧油、土畜、輕工工藝類等初級產品發展到深加工的糧油食品、毛紡服裝、五金交電、機械設備、運輸工具以及高新技術產品,進出口商品已增至十多個大類,商品類別多達上千種。經過40年的發展,湖南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從無到有,規模逐步擴大。2017年,機電、高新技術產品出口分別比上年增長35.7%和42.7%,二者合計占全省出口額比重達61.5%,比2007年提高32.3個百分點。

  貿易市場日益擴大。改革開放以來,湖南在與周邊國家擴大貿易往來的同時,努力開拓新的國際貿易市場,貿易伙伴不斷增加,對外經濟合作更加緊密。貿易伙伴由80年代初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增加到目前的近200個國家和地區,由亞洲、北美、歐盟三大傳統市場逐漸擴大到澳大利亞、新西蘭、巴西、南非、秘魯等非洲、拉丁美洲和大洋洲等新興貿易市場,貿易伙伴不斷增加,市場結構更趨合理。

  (二)大手筆“引進來”,招商引資規模持續擴大

  對外交流不斷深入。改革開放以來,湖南積極加強國際、省際經貿文化交流合作,積極改善投資環境,開放程度與日俱增。2017年,長沙國際會展中心投入使用;長沙臨空經濟示范區,湘潭、岳陽綜保區及長沙跨境貿易電子商務服務試點,岳陽城陵磯港啟運港退稅政策試點等獲批;長沙、衡陽、郴州綜保區封關運行。

  招商引資規模不斷擴大。改革開放初期,湖南招商引資比較薄弱,1983年,全省利用外商直接投資僅26萬美元。隨著1986年國務院頒布《關于鼓勵外商投資的規定》后,特別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講話后,湖南省政府成立招商局,掀起了利用外資的新高潮,當年吸納外商直接投資1.29億美元,為前9年累計金額的1.5倍。近年來,湖南繼續加大招商引資力度,發揮“一帶一部”區位優勢,激發新潛力、培育新動力。2014年湖南實施了“135”工程,有力地促進了招商引資。1987-2017年,全省累計利用外資1029.6億美元,年均增長33.8%。2017年,實際利用外商直接投資144.7億美元,比1987年增長6156倍。實際到位資金3000萬美元以上外資項目8個。從1986年第一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我省以來,截止2017年底,在湘投資的世界500強企業有193家,企業數量達到歷史最高水平。近年來,湖南多次成功主辦了中國中部農博會、珠洽會、湘商大會、智博會、礦博會等一大批高規格、高質量的對外交流展會,不僅擴大了外商投資,而且增加了內聯引資規模。2017年,全省實際到位境內省外資金5097.9億元,比上年增長16.9%。引進2億元以上境內省外項目512個,實際到位資金1798.2億元。

  (三)大踏步“走出去”,對外合作成績斐然

  改革開放以來,在黨的方針政策指引下,湖南加快對外開放步伐,對外經濟技術合作全面拓展,對外合作業務從無到有,逐漸壯大。近年來,隨著對“一帶一路”倡議的踐行,湖南對外投資、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設計咨詢等業務迅速發展壯大。三一重工、中聯重科、山河智能、湖南建工集團等各大企業紛紛響應國家政策,抓住發展契機,加大海外投資,不斷擴大“一帶一路”沿線“朋友圈”。對外投資規模不斷擴大。2017年,全省新批境外投資企業92家,比上年增長113.9%,對外合同投資23.54億美元,對外直接投資13.52億美元。2008-2017年,全省對外承包工程、勞務合作和設計咨詢累計合同金額375.38億美元,年均增長13.3%;累計實現營業額320.18億美元,年均增長23.5%;累計派出勞務人員56.10萬人次,年均增長17.6%。

  (四)全域旅游深入推進,旅游產業蓬勃發展

  湖南作為旅游資源大省,旅游產業隨著改革開放的步伐一起邁進。40年來,全省各級政府及旅游等有關部門積極實施“旅游強省”發展戰略,主動適應經濟發展新常態,不斷創新旅游產業發展思路,特別是進入新世紀來,長沙市、張家界市等國際旅游目的地城市和韶山、鳳凰等旅游精品景區提質升級步伐加快,崀山、老司城成功列入世界遺產名錄,株洲神農谷等4家景區被列為國家生態旅游示范區。2016年11月,湖南省第十一次黨代會提出建設以“錦繡瀟湘”為品牌的全域旅游基地,繼續深化旅游供給側結構性改革,著力調整優化旅游產品結構。同時,積極開拓珠三角、長三角、京津冀地區等國內客源市場,不斷鞏固和穩定韓國、東南亞市場,大力拓展歐洲市場和俄羅斯市場。1979-2017年,全省累計接待游客43.32億人次。2017年,全省接待游客6.7億人次,是2000年的14.3倍;實現旅游總收入7172.6億元,是2000年的48.2倍,相當于全省地區生產總值的21.2%;接待境外游客322.68萬人,是2000年的7.1倍;旅游創匯12.95億美元,是2000年的5.9倍。2017年,湖南旅游及相關產業增加值首次突破2000億元,旅游業增加值占GDP的比重為5.89%,并連續6年超過5%,旅游業已經成為湖南經濟支柱產業。2017年,全省擁有等級旅游區393個,其中,5A級旅游景區(點)9個;旅行社907家;星級飯店407家,其中五星級旅游飯店19家。

  六、民生改善——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民生福祉不斷增進

  改革開放40年,湖南省委、省政府始終堅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根本出發點和落腳點,用改革促發展,以發展強保障,以保障惠民生,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升,保障體系不斷完善,扶貧攻堅成效顯著,為我省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堅實基礎。

  (一)人口就業保持穩定

  1982年,黨的十二大確定“實行計劃生育是我國的一項基本國策”后,湖南人口增長一直呈緩慢態勢。2017年,全省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長率分別由1978年的17.4‰、10.39‰下降為13.27‰、6.19‰,人口自然增長率從1998年到2008年保持在5‰左右。隨著2013年后“單獨二胎”和“全面兩孩”政策的相繼出臺及有效實施,湖南出生率保持在6‰左右,較前十年有所回升。根據2010年第六次全國人口普查結果顯示,全省居民人均預期壽命達到74.7歲,較“五普”增加2.3歲,較1981年提高了9.3歲。城鎮人口大幅增加。2017年,全省城鎮人口3747萬人,相比1978年的593.86萬人,增長5.3倍。2017年,全省年末從業人員3817.22萬人,比1978年增加1537.17萬人,年均增長1.3%。城鎮登記失業率自1978年以來一直保持在4.5%以下,2017年城鎮登記失業率4.02%,就業形勢基本穩定。

  (二)生活水平顯著提升

  改革開放初期,受經濟發展緩慢和重積累輕消費的經濟發展模式影響,人們的生活水平基本停留在溫飽階段。改革開放后,隨著經濟的迅速騰飛和國家分配政策的調整,人們生活水平顯著提升,湖南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已經指日可待。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由1978年的324元增加到2017年的33948元,名義增長103.8倍,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11.6倍;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純收入)由1978年的143元增加到2017年的12936元,名義增長89.5倍,扣除價格因素影響實際增長12.5倍。2017年,全省城鎮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和農村居民人均自有現住房面積達46.48平方米和63.52平方米,是1978年的11.9倍和6.05倍。隨著經濟社會的進步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居民消費結構實現了全面升級,消費層次和消費質量不斷提升,生存資料在消費支出中的比重持續下降,而發展享受型消費比重逐步上升。全省城鎮居民和農村居民恩格爾系數分別由1980年的57.4%和66.3%下降到2017年的28.4%和30.5%,已經接近聯合國劃分的20%-30%的富足標準。家庭消費從基本需求轉向發展享用,20世紀80年代,錄音機、自行車、洗衣機在城區已經基本普及。90年代,家庭電器進入提升階段,彩電、冰箱、電話進入百姓家庭。進入新世紀后,電腦、移動電話、轎車紛紛涌入居民生活。2017年末,湖南民用汽車擁有量688.94萬量,是1978年的140.9倍;其中私人汽車635.97萬量,是1987年的240.9倍。

  (三)社會保障不斷完善

  改革開放以來,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政府財力的不斷增強,社會保障體系日益完善,各項惠民政策相繼出臺,社會保障和救助服務由城市延伸到農村,覆蓋面不斷擴大。從2003年新型農村合作醫療試點開始,到2007年湖南城鎮居民醫療保險試點的全面啟動,全省逐步實現城鄉居民基本醫療保障全覆蓋。2017年,全省城鄉基本醫療保險人數6906.3萬人;其中,參加城鎮職工基本醫療保險人數867.2萬人,是1999年的24.8倍。年末參加城鎮基本養老保險職工人數1279.4萬人,比1999年增長2.05倍。其中,參保職工856.6萬人,參保離退休人員422.8萬人,分別比1999年增長1.7倍和3.02倍。參加工傷保險職工人數782.8萬人,是2004年的91.1倍;參加生育保險職工人數561.9萬人,是2002年的166.7倍。政府對弱勢群體的救濟力度加大。2017年,獲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城鎮居民76.6萬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經費34.8億元,獲得政府最低生活保障的農村居民124.9萬人,發放最低生活保障經費37.8億元。共有各類收養性社會福利單位床位數29.1萬張,收養各類人員15.8萬人。城鎮建立各種社區服務設施15195個,其中,綜合性社區服務中心6565個。

  (四)精準扶貧取得明顯成效

  黨的十八大以來,湖南深入實施扶貧攻堅戰略,以補齊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短板為目標,攻堅克難,深入推進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取得歷史性成效。2015-2017年,三年累計脫貧388.87萬人。2017年,全省農村貧困人口脫貧139.5萬人,2695個貧困村退出貧困村行列,12個貧困縣摘帽,特困移民解困避險搬遷安置3.15萬人。全省37個片區貧困縣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達8925.4元,比2014年增長38.6%,增幅高出全省平均水平10個百分點,脫貧攻堅成效顯著。

  七、成果共享——社會事業全面進步,全民共享改革成果

  改革開放40年,在經濟建設進程中,省委、省政府牢固樹立改革成果由全體人民共享的理念,通過制度建設、強化保障、增加投入等多種方式大力推進社會事業發展,社會事業得到全面進步。

  (一)教育事業全面躍升

  上世紀90年代起,湖南就把教育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地位,1995年提出“科教興湘”發展戰略,2006年在省第九次黨代會上,湖南省委又提出教育強省目標。40年來,湖南教育事業蓬勃發展,教育條件持續改善,人口受教育程度不斷提升。2007年,湖南所有縣級行政區均通過“普九”驗收,九年義務教育全面普及。高等教育成為大眾教育。2017年,全省擁有高等學校109所,比1978年增加92所;普通高等學校在校學生127.32萬人,比1978年增長40.4倍。特殊教育日益受到重視。特殊教育機構由1978年的2所增加到2017年的79所;特殊教育在校生由1978年的295人增加到2017年的3.12萬人。

  (二)醫療衛生條件全面改善

  改革開放以來,各級政府加大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醫療條件大幅改善。近年來,省委、省政府出臺《湖南省貫徹落實“健康中國2030”規劃綱要實施方案》,構建了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的大衛生大健康工作格局,健康湖南建設成效顯著。2017年全省擁有醫院、衛生院床位數42.01萬張,比1978年增加30.87萬張;衛生技術人員41.58萬人,其中醫生17.35萬人,分別比1978年增加30.04萬人和11.97萬人。全省每萬人口擁有床位數65.9張、每萬人擁有醫生25.2人,分別比1978年增長2.05倍和1.42倍。隨著婦幼醫療服務資源的擴增,孕產婦和新生兒危急重癥救治能力不斷提升,湖南婦幼保健事業成效顯著。全省孕產婦死亡率由2010年的26.7/10萬下降至2017年的12.70/10萬;嬰兒死亡率由2010年的7.35‰下降至2017年的3.1‰;嬰兒出生缺陷率由2010年的187.28/萬下降到2017年的179.96/萬;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由2010年的10.82‰下降至2017年的4.86‰。

  (三)文化事業成績喜人

  改革開放以來,全省上下高度重視文化事業發展,圍繞文化強省發展目標,積極推進文化惠民工程,文化事業不斷取得新突破。初步核算,2017年全省文化和創意產業實現增加值2196.18億元,比2004年增長12.1倍。2017年,全省有文化館143個、公共圖書館139個和博物館120個,分別比1978年增加24個、67個和101個;廣播電臺14座,電視臺15座,分別比1978年增加13座和14座;全省出版的圖書、報紙和雜志由1978年的134種、6種和12種分別增加到2017年的12219種、48種和253種。

  (四)體育事業蓬勃發展

  1994年,《全民健身計劃綱要》經國務院頒布后,立即在湖南省全面施行,全民健身計劃的推行,極大地促進了湖南省體育事業的深入發展。全省體育場地由2000年的37個增加到2017年的10.49萬個。其中,體育館251個,游泳館574個,分別比2000年增加196個和463個。自20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湖南成為對國家奧運貢獻最大的省份之一,體育湘軍享譽全國。1988年,湖南跳水運動員熊倪在第二十四屆奧運會上獲得銀牌,首次實現湖南省在奧運會上獎牌零的突破;1992年,湖南體操運動員陸莉奪得第二十五屆奧運會高低杠金牌,改寫了湖南在奧運會上無金牌的歷史;之后,湖南又涌現出劉璇、龔智超、龍清泉、樂茂盛等一批世界級運動員。截止2017年底,湖南運動員在國際國內正式比賽中共獲得200個世界冠軍,其中16個奧運冠軍;獲得339個亞洲冠軍,1347個全國冠軍。

  篳路藍縷,以啟山林。改革開放四十年的努力奮斗讓三湘大地發生了滄桑巨變。從令人振奮的統計數據到全面發展的累累碩果,從人民生活的顯著改善到城鄉環境的日新月異,都彰顯了湖南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成就。立足新時代,展望新征程,圍繞新目標,湖南將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指引下,深入貫徹黨的十九大精神,開拓奮進,攻堅克難,展示新擔當,體現新作為,努力促進全省經濟社會發展取得新成就、創造新輝煌![供稿:湖南省統計局綜合研究室]

相關新聞
友情鏈接:  國務院 住建部 自然資源部 發改委 衛健委 交通運輸部 科技部 環保部 工信部 農業農村部
國家開發銀行 中國銀行 中國工商銀行 中國建設銀行 招商銀行 興業銀行 新華社 中新社 搜狐焦點網 新浪樂居 搜房
中國風景園林網 清華大學 北京大學 人民大學 中國社會科學院 北京工業大學 北京理工大學 北京科技大學 北京林業大學 北京交通大學
城市化網版權所有:北京地球窗文化傳播有限公司 service@ciudsr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