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10 11:00:19
來源:東方網 作者:苑廣闊
給爸媽買一部智能手機、教他們用微信、微博,被不少兒女認為是盡孝道的一種做法。然而,當越來越多的父母學會了使用微信、發朋友圈后,兒女們卻發現老爸老媽越來越讓人尷尬。日前騰訊發布了《朋友圈年度親情白皮書》,其中對千余子女調查的結果顯示,有52%的人或是沒有加過父母為微信好友,或是曾有過將父母屏蔽、不讓父母看到自己朋友圈內容的舉動。(4月9日《北京晚報》)
調查結果顯示,雖然絕大多數子女并沒有刻意回避和父母間的交流,但是有將近一半的子女,并沒有加自己的父母為微信好友,或者是加了好友,但是卻在朋友圈把父母給屏蔽了。面對這樣的調查結果,相信為人父母者看到以后會很失望,很傷心,而是作為年輕人,也有自己的委屈和無奈,他們屏蔽父母的原因包括嫌嘮叨、怕操心、要隱私、沒時間等等。
這說明,子女也確實有自己的無奈,有些時候甚至還是出于好心善意才將父母屏蔽的,比如有些年輕人喜歡外出探險、旅游,那么父母看了子女朋友圈的動態以后,可能就會操心子女的安全問題,為此擔驚受怕,與其這樣,不如干脆不讓父母知道自己的動態。結果就是,雙方都是出于好心,結果卻是讓雙方都不滿意,原來所謂的年輕人和子女自己的“代溝問題”,到了智能手機時代,非但沒有消失或縮小,反而給人以“代溝”更大的感覺。
朋友圈里的父母不該是“尷尬的存在”,當子女與父母生活在不同的地方,當“空巢”里的父母亟需子女情感的撫慰,智能手機以及微信、QQ等各種社交軟件的出現,本應該實現雙方“天涯若比鄰”的效果,讓雙方“零距離”的溝通和交流,而不是像現在這樣,子女屏蔽父母,留下父母黯然傷心。所以,不管是父母還是子女,為了改變現狀,都應該做出改變才行。
首先對于子女來說,不加父母的微信,或者是在自己的朋友圈屏蔽父母,都是一種消極逃避的做法,只能讓父母失望,傷心而無助于問題的解決。如果父母的什么做法讓自己不滿,不妨敞開心扉,坦誠交流,取得父母的理解與支持。比如有些網友的做法就很聰明,當自己外出旅游總是讓父母擔心安全問題的時候,那么找個機會帶著父母也出門旅游一趟,讓他們看看旅游是很安全的,沒有他們想象中的那么危險,父母以后自然也就不會干涉了。
其次是父母,也應該以一種新的面貌出現在子女的微信和朋友圈里,畢竟朋友圈有一定的公開性,不能因為自己是父母,就不顧子女的隱私、感受而隨意指責、呵斥子女,對子女的工作和生活指手畫腳,那樣只會讓子女對自己敬而遠之。說到底,智能手機時代,年輕人和父母應該在新的平臺上建立一種新的關系,讓彼此之間既平等又親密,既互相關心,又不彼此干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