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4-10 10:51:28
來源:新京報 作者:張海英
新華社9日報道,去年10月、11月,陜西省委第三環境保護督察組對商洛市開展了環境保護督察工作。督察組4月8日反饋的結果顯示,商洛市環境保護基礎設施欠賬較多。2014年以來,該市每年對生態環境保護投入的自有資金占當年GDP比例低于0.1%。
商洛市財政對環保投入頗為離譜。究竟是商洛市財政拿不出資金,還是不想為環保多投入?即投入不足的原因值得深究和反思。
從某種程度而言,地方對環保投入這么“小氣”,也是不重視民生的體現之一。改善環境離不開資金投入,其中,財政投入是基礎,既能改善環保基礎設施,又能帶動社會投資。令人吃驚的是,商洛市財政對環保的投入多年來不足GDP的0.1%。如此,就很難帶動社會投資,造成環?;A設施欠賬較多。這種欠賬遲早要還。
商洛只是一個縮影。公開數據顯示,目前我國環保總投入占GDP的比例在1.5%左右,發達國家這個比例在2.5%—3%。
不僅如此,我國環保投入還存在“開倒車”嫌疑。公開數據顯示,我國環保投入占GDP比重從2000年的1.12%增加到2010年的1.95%。但目前環??偼度胝急葏s僅1.5%左右。難道說這七八年來我國環保投入不增反降?
眾所周知,十八大以來我國高度重視環保問題,改善大氣質量效果尤為明顯,改善水質等也取得一定成效。這些成績都與環保投入密不可分。環保部披露,五年來中央財政對大氣污染治理投入超600億元。但各地財政投入有多少,公眾不得而知。
在公眾對環境要求越來越高,中央高度重視環保問題的大背景下。筆者建議,政府需要分別統計各級財政、社會資本投入環保事業的相關數據,或者說各自占GDP的比例。這樣一來,就能看到各級政府是否盡到投入責任,是否真正重視環保問題。
有關方面不妨給各級財政投入環保占GDP的比例劃出“紅線”,高于“紅線”說明重視環保,低于“紅線”說明不重視環保,并建立獎懲機制。商洛市之所以多年來不舍得為環保投入,主要原因還是缺少獎懲機制來鞭策。
值得一提的是,《環境保護稅法》已開始實施,這為環保財政投入創造了條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