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8-01-17 11:17:34
來源:新京報 作者:劉曉忠
1月15日,據中國政府網消息,國務院同意廣東省《關于撤銷深圳經濟特區管理線的請示》,至此運行了36年的特區管理線真正完成了它的歷史使命。
這條被民間稱為“二線關”的特區管理線,是1982年國務院批準設立的從深圳大鵬灣背仔角到南頭安樂村的一條全長達84.6公里的管理線。該線把整個深圳劃分成經濟特區與非經濟特區兩塊。
特區管理線劃定后,1983年國務院批準沿管理線設置布吉、南頭、沙灣、白芒、鹽田坳、背仔角6個檢查站(后發展為16個檢查站),163個武警執勤崗樓,對進入特區的人員進行證件、護照和簽證實施檢查。
在改革開放初期,設立特區管理線是必要的。一方面,經濟特區管理線的設立不僅可以激勵特區人發揮敢想、敢干和敢試的精神,為內地的改革發展探索經驗,而且可以將深圳特區改革探索過程中出現的不利影響,通過特區管理線降到最低,因此,特區管理線類似于改革開放初的防火墻;另一方面,為了激勵特區人為中國的改革試驗探索出一條血路,當時國務院授予了深圳經濟特區部分立法權,以從立法上提高特區制度應對不斷變化的經濟社會的適應能力,賦予特區制度能動性,進而在深圳出現了歷史性的“一市兩法”現象。
不過,隨著2005年,進入深圳特區的邊防證完成歷史使命而退出歷史舞臺,2010年中央批準深圳特區擴大版圖的申請,以及2014年深圳特區檢查站所有官兵分流到其他邊防單位,深圳特區管理線的取消是水到渠成的。
正如國務院在相關批復中指出的,取消管理線有助于深圳全市域統一的城鄉規劃建設管理,進一步優化城市功能布局,完善交通基建設施,提升公共產品和服務供給水平,實施更高質量的城市化。
同時,當前撤掉的不僅是“二線關”,更是全面改革攻堅的心墻。取消特區管理線也預示著深圳改革開放的成功經驗已在全國范圍內獲得了成功的推廣,改革進入了全面攻關階段。
進一步講,如果把特區改革看作是增量改革的話,那么現在中國改革正在步入存量改革的全面攻關期。取消特區管理線的同時,也意味著中國的改革開放事業進入了全新期。
當然,心墻的撤除,意味著在當前全面深化改革的新時期,尤其是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更應殷鑒深圳特區改革的成功經驗。
首先,當前的改革發展不僅僅是出臺各種優惠政策,更要營造一個勇于改革的場景,這需要進一步解放思想,培育一批具有企業家精神特質的敢闖敢干的改革闖將。深圳之所以能在五個經濟特區中脫穎而出,就是靠其聚集了一批袁庚式的改革闖將,尊重市場和經濟社會發展規律,活學活用中央給予的制度優勢。
其次,在制度上營造一個尊重市場規律的制度場域,以及允許試錯容錯的經濟社會包容機制。唯有在制度建設上面,構建起透明性擔保和防護性保障的制度體系,科學合理地厘清政府與市場和社會的有效邊界,用制度激活經濟社會潛存的活力,新時期中國的改革才能更具象、更鮮活。
總之,撤銷深圳特區管理線,也是中國將近40年的改革經驗化為一種清晰行為共識的成年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