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2日上午,鎮江市食藥監局食品流通處的工作人員來到鎮江農批市場,檢查“食用農產品標識牌”試點工作以及肉品安全情況。您一定好奇,什么是“食用農產品標識牌”?在市場的精品水果區,記者看到了一張“果蔬類食用農產品標識”。那上面標有產品名稱、產地、保質期、單價、供貨者等名目。(12月13日《京江晚報》)
“食用農產品標識牌”,是食藥監督管理的一大創新。目的就是維護百姓舌尖安全。在“食用農產品標識牌”上寫著十分詳細的內容,有產品的名稱、產地、保質期、單價、供貨者等各類信息。
這種管理模式的好處顯而易見,市民采購食用農產品,能夠一目了然,實現了食用農產品信息的透明。比如,在購買蘋果的時候,知道蘋果的產地,甚至知道農戶是誰。比如,在購買豬肉的時候,知道豬肉的產地在哪里,甚至連養殖場的名字都知道。
維護舌尖安全,就需要這樣的“透明市場”,透明的程度越高,就能更多紓解市民舌尖安全焦慮。可以看出,推出“食用農產品標識牌”管理制度,是對民意的回應,是對安全的回應,是對健康的回應。讓市民購買食用農產品不再“霧里看花”了,看到的農產品信息再也不是“像霧像雨又像風”了。明明白白消費,明明白白吃喝,一定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但是,好的管理制度,如何發揮好效果?這絕不僅僅是在農貿市場的商家和攤點上懸掛一塊“農產品標識牌”那么簡單的事情。關鍵的問題在于如何落實,如何讓落實的時候不走形式。
現實生活中,會遇到很多尷尬而無奈的困惑:明明一些商品張貼著“合格標志”,一檢測卻是不合格的;明明一些商品上張貼了“綠色標志”,可是一檢測不僅不是綠色的,而且是有污染的;明明一些商品張貼了“安全標志”,使用時還是出了安全問題,是質量不合格導致的。你能說這些標志管理制度不完美嗎?答案是否定的,不是制度設計的不夠完美,而是制度執行的時候流于形式了。
道理是一樣的,“農產品標識”也是這樣,能不能維護舌尖安全,重點不僅在于是否懸掛,還在于懸掛“農產品標識”的商家和攤點上的農產品是不是安全的,是不是綠色的,是不是沒有農藥殘留的?這就需要在懸掛“農產品標識”之前,做到所有產品的質量檢驗檢疫。就像前段時間的一則新聞“有毒農產品毒死了無辜的羊”,如果貼上“農產品標識”的,是這樣的農產品則更加可怕。
不能只是把“農產品標識牌”懸掛起來,把監管做深做細更為重要,這也需要拿出“繡花”的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