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個煙頭兌換1個綠色積分,10個廢舊電池也能兌換1個綠色積分;3個綠色積分可以兌換一袋鹽,12個積分可以兌換一袋洗衣粉。5個月前,貴州省黔東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黎平縣孟彥鎮羅傘村的“垃圾銀行”開張了。(11月27日《中國青年報》)
盡管現在農村生活環境和生活水平大幅度提升,但村民隨手扔垃圾的習慣和環保意識仍然令人擔憂,這倒不是說村民素質如何,而是農村依山傍水,天然的生存空間,再加上沒有城市里的小區規劃,村民的環保意識并不會像城市居然那么強烈。
如何處理鄉村垃圾,各地都想了不少辦法,但很多地方收效甚微,很重要的原因就是農民參與度不高。羅傘村“垃圾銀行”的做法,就在于抓住了工作細節。一袋鹽、味精、牙膏、香皂等看似微小,但拿垃圾能換到這些日用品,對農民而言還是很有吸引力的。這既調動了農民參與的積極性,又讓農民得到了實惠,起到了一舉兩得的效果。
這筆賬其實很好算,如果在村里設保潔,一則山村面積廣,垃圾清掃并非易事,無論是人力還是物力的費用會過大,并非鄉鎮所能夠承受;二則無法從源頭上有效控制好垃圾分類、亂扔的陋習,三則村民的環保意識和積極性并不能得到有效的培育。而這種你存垃圾,我給你“利息”,最終銀行給你兌現實物的作法,不僅別出心裁,更重要的是使村民改變了以前那種“隨手扔”的不文明行為,自覺將垃圾收集起來送到站點,山村環境因此變得更靚了。
由此,我們可以聯想到當下面臨著垃圾圍城市的各大城市,盡管垃圾分類處理、社會激勵制度不斷翻新,可垃圾處理效果、市民參與積極性仍然不高,是否也可以借鑒一下羅傘村“垃圾銀行”的做法?
畢竟,無論是城市還是農村,衛生習慣、環保意識的倡導和養成,關鍵因素還在于人的思維觀念轉變,和文明倡導機制息息要關。可見的是,“垃圾銀行”貴在意識的培養,通過這種讓民眾看得見的實惠,通過促進大家環保衛生意識的提升。
當然,一種模式的倡導關鍵在于適合,而非照搬,羅傘村“垃圾銀行”對于各地垃圾困惑提供了一種思路,通過大家喜于參加的形式和鼓勵的辦法,激發群眾參與到環保和垃圾歸類工作當中來,當文明習慣和環保意識養成后,即便沒了獎勵措施,群眾也會主動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