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7月,河北省正定縣一些機關單位拆除圍墻,讓社會車輛免費停放,單位內部廁所對外免費開放。此舉引發熱議,許多人點贊,也有人質疑:有的地方群眾到機關辦事,大門都不容易進,正定這么做,能堅持多久?是不是作秀?3個多月過去了,記者實地探訪發現,正定縣委、縣公安局等多家機關單位大院、廁所都已向外部免費開放。
從記者探訪的情況看,正定縣機關大院制作提示牌,告知市民可免費停車、如廁,確實刷新了人們對于機關單位大院開放程度的認知。從目前來看,此番開放之舉經受住了考驗,而輿論的反饋無疑也是積極的:一來,普遍受到贊譽;二來,開放也并沒有帶來什么問題。就全國范圍而言,這樣的開放理應更多一點。
機關大院的開放其實早已不算什么新鮮話題,但這種開放在不同的時期和語境下,往往有著不同的展現形式。比如,近年來,不少地方都設立了政府機關大院的“開放日”活動,主動邀請市民參觀政府大院。作為拉近與民眾距離,展示地方政府開放、親民姿態的一項舉措,這種開放日活動,應該說是必要的。然而,相較于在特定時間的偶然為之,像正定這般拆除機關單位圍墻,將機關大院的部分資源拿出來與市民共享,無疑體現了一種更高維度的開放,也能在更大程度上讓民眾感受到與政府距離的拉近。
此前,也早就有地方政協委員呼吁,公車改革后,機關單位剩余車位可向社會開放。這是因為,隨著公車改革帶來的公車數量的削減,不少機關單位車位很可能出現飽和,那么,較之以往,政府機關大院向社會免費開放停車,也就具備了更為有利的現實條件。因此,在當前城市普遍遭遇停車難的今天,開放機關單位的車位資源,理應成為解決停車難問題的一個重要抓手。
機關單位向社會免費開放停車和如廁,或許會增加一些管理上的成本,但相較于其帶來的有形和無形的開放紅利,其實完全可以忽略不計:機關大院門禁森嚴,只供專屬車輛進入的現狀,本身就在一定程度上強化了民眾對一些部門“門難進,事難辦”的刻板印象,無形中拉開了政府與民眾的距離。而在向社會開放公共資源方面,機關單位更應該起到示范作用。
正定的正面案例證明,機關單位大院向社會開放,并沒有想象得那么難,很多時候其實還是愿不愿意開放的“觀念”問題。各地的管理者有必要算好這筆“開放賬”——既能便利社會,又能為政府的開放形象增色,何樂而不為?當然,開放不是為了秀姿態,更不能有名無實或爛尾,做好相關服務和通盤規劃并真正將開放理念融入施政與服務中去,才是上上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