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是錢塘江大橋建成80周年的紀念日。這一天,在紐約時代廣場的大屏幕上,一部《紀念錢塘江大橋建成通車80周年》的紀錄片,正在滾動播出。從錢塘江到紐約曼哈頓,毫不夸張地說,錢塘江大橋就是一座國運之橋,代表了中華民族實干興邦,努力奮進,在絕望中產生希望的心路歷程。
這是一座與民族命運息息相關的一座橋。1937年9月26日,錢塘江大橋正式建成通車,結束了中國大地上“非洋人不能造鐵橋”的慣例,開創了中國人自己設計和主持建造現代大型橋梁的歷史,也培養了包括日后武漢長江大橋、南京長江大橋的設計者和建造者,主持建造工作的茅以升被稱為中國橋梁之父,實至名歸。錢塘江大橋,也被稱為中國現代橋梁的搖籃。
遺憾的是,彼時的中國,正處于日軍全面侵華的風雨飄零之中,侵略者正步步逼近,要搶奪這一重要戰略設施。人們還來不及慶祝和回味這一喜悅,又要匆匆忙忙將其炸毀。茅以升在日記中悲痛地記錄下當時的心情:“就像一個母親要親手掐死自己剛剛出生的孩子。”在短暫的89天里,錢塘江大橋發揮了重要的戰略作用,轉移了60萬軍隊和上百萬民眾以及大量的物資,為長期抗戰保存了實力。
當日軍逼近北岸橋頭的時候,茅老親自下令炸橋,他立下誓言,“抗戰必勝,此橋必復!”共和國成立后,茅老先生終于實現了自己的夙愿,重新修復了大橋,從此,一橋飛架南北,錢塘江大橋作為浙贛鐵路的樞紐,就一直發揮著交通運輸大動脈的功能。在維護保養團隊的精心工作下,原本設計壽命50年的大橋,在80歲的耄耋之年,依然發揮著主要的交通功能,每天通行超過150列火車和數以萬計的汽車,令人肅然起敬。
超期服役的錢塘江大橋提醒我們,建筑是百年大計,必須精益求精,從細節出發,以報效國家和造福人民的精神,孜孜以求建筑質量。遺憾的是,這些年,因建筑質量問題引發的事故屢屢見諸報端,給人們生命財產造成極大傷害,也嚴重影響到中國建筑的聲譽。要知道,我們所處的時代,經濟發展水平、社會發達程度以及科學技術的發達程度,都已經遠遠超過了茅以升所處的時代,卻依然阻止不了問題建筑的出現,部分原因恐怕在于,有關人員和機構,缺少了茅老那樣的愛國奉獻精神和工匠精神。
工匠精神不是憑空而來。在茅老那個時代,中國的基礎設施和工業水平極其薄弱,不要說缺乏配套齊全的工業體系,就連一根火柴都要從國外進口。茅老正是憑著實業報國的決心,以“一定要造出中國自己的鐵橋”的決心和信念,以及對國家民族高度的責任感,精心組織勘察,不崇洋只崇實,以更加合理的設計,推倒了原本由美國人華德爾所作的設計,這才有了今天這座上下雙層,美觀大氣,橋基堅固的鐵橋,造價還比美國人的設計省了200多萬銀元。
今天,中國的超級工程、尤其是超級橋梁已經令世人矚目。世界上最長的橋、跨度最大的橋、最高的橋、最大的跨海大橋……這些偉大的橋梁,代表了從錢塘江鐵橋開始的中國橋梁工程的最新成就。不忘初心,方得始終。在我們取得今天成就的同時,不要忘了我們為什么出發,更不要忘記,只有秉持工匠精神,才會有品質的發展。應當把工匠精神,滲透到我們各行各業的血脈之中。我想,這才是紀念錢塘江大橋通車80周年的意義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