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中國民航局飛標司副司長朱濤透露,《大型飛機公共航空運輸承運人運行合格審定規則》第五次修訂已發布,將于2017年10月起實施。根據機上便攜式電子設備的發展趨勢和國際上的研究成果,此次修訂放寬了對于機上便攜式電子設備的管理規定,允許航空公司為主體對便攜式電子設備的影響進行評估,并制定相應的管理和使用政策。(9月19日《北京青年報》)
新修訂的《規則》中,以往“從飛機為開始飛行而關閉艙門時刻起,至結束飛行打開艙門時刻止,飛機上的乘員不得開啟和使用便攜式電子設備”等硬性規定被摒棄,由航空公司根據業務自行決定是否可以在飛機上使用電子設備。基于滿足乘客需求、提供更好服務的人性化考慮,在可預期的時間內,航空公司想必都會允許乘客使用手機等便攜式電子設備。
其實,關于“飛機上能否使用手機”的爭論早已有之,在乘客與航空公司之間也發生過不少矛盾和沖突。一直以來,飛機之所以禁用手機,主要是出于飛行安全的考慮。當技術不成熟,無法排除安全隱患的情況下,防御機制自然得嚴密一些,畢竟飛行安全至關重要,不能有絲毫馬虎。但是,在技術已經成熟,并且有科學實驗證明手機使用過程中產生的輻射不會干擾飛機正常飛行,且迄今為止國際上已經有超過40個司法管轄區允許在飛機上使用移動通信服務的情形下,若再抱守著以往的規定不放,就明顯不合時宜。
飛機上可以使用手機是大勢所趨,作為消費者,我們當然期待此事早日落地。但從現實出發,我們也要保持耐心,要給“飛機上禁用手機”一段解禁時間。一方面,利益博弈需要時間。正如有論者所說,手機禁令放開后,乘客在機上使用互聯網的時間無疑將大大增加,航空公司和其他相關企業不得不面對這一問題。另一方面,技術改進需要時間。由于通信運營商的網絡功率太大,妨礙飛機運行,所以只能在客艙里設置局域網。為實現空中WIFI業務,就需要對現有飛機或新進口飛機進行改裝,安置天線與發射器,這都需要時間。除此之外,重新制定規則也需要時間。須知飛機上可以使用手機并不是無限制使用,譬如國外有的公司規定飛機在起降過程中要關閉手機,有的公司還規定巡航過程中必須切換成飛行模式使用。我國又將如何,則需要各航空公司仔細探討,取得一致共識。
總之,歸根到底還得從飛行安全出發,所有的便利都要基于安全之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