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5日,全國就業創業工作座談會在山東濟南召開,阿里巴巴零售平臺“直接間接創造3300萬就業”成為會議亮點。國務院副總理馬凱介紹說:該平臺涌現了一大批創業、就業成功的典型。包括大學生、女性、邊緣者和農村青年,譬如淘寶上有16萬的殘疾人開設網店,在平臺一年的銷售額為124億。
就業乃民生之本。這話老生常談,卻是萬古真理。有人在熱議“海歸”身價降溫,因為“2016年我國出國留學人員總數突破54萬、歸國人數超過43萬”;有人在擔心“隱孕”壞了江湖規矩,因為法律保護背后的職場碰瓷現象,加劇了誠信缺失……這些冷暖自知的職場故事,背后是2017年并不淡定的就業形勢。就在幾天前,央行網站發布了《2017年第三季度城鎮儲戶問卷調查報告》,數據顯示,36.5%居民認為“形勢嚴峻、就業難”。因為就業難,才要更上心、才會更敏感。
所謂就業難,大抵是難在兩個方面:一是飯碗總量有限,勞動力進入“買方市場”年代;二是有限的飯碗無法完全公平合理的配置,出現一些結構性失業現象。說這些常識的目的,是在于剖析新實體經濟對中國就業大局的改良意義。新實體經濟對中國就業的拉動作用,讓很多人看到了上述新聞中的“3300萬就業機會”,這些具體的機會和崗位,固然是真金白銀的努力,但在數字之外,網約車、電商等新經濟形態對就業生態的改良,是更為難能可貴的部分。
這種改良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在“包容性就業”的近乎零門檻的游戲規則中,讓女性、農民工等弱勢群體有了對等的就業競爭權。
二是這種就業本身對實體經濟有明顯的乘積效應。央媒曾點贊電商攜手美的、華為、海爾、小米等制造企業進入“百億俱樂部”。商務部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中國零售回暖,2300家典型零售企業銷售額同比增長4.1%,增速比上年同期加快3.3%。這些喜人的變化,與線上線下就業生態的改良有著必然的邏輯關聯。更重要的是,在新經濟的創業生態中,傳統的性別歧視、年齡歧視、地域歧視,乃至星座血型歧視等全都消失不見。這些現象對于整個就業生態來說,無疑是積極而樂觀的改變。
創造無限可能的平臺型就業,正成為越來越多男女老少的夢工廠。某種意義上說,人社部門用大數據點贊阿里平臺對中國就業的促進作用,也許意義并不只是在于可感可見的“3300萬”這個數字。傳統工業年代的千人一面型就業,正在向千人千面轉變;傳統招聘模式下的就業杠桿,正在朝“拆墻透綠”轉身……一句話,就新實體經濟對就業的支撐作用而言,給飯碗固然重要,構建新規則更為要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