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1日,在河南、山東兩省交界處的李清浮橋黃河段發生一起溺水事故,5名溺水者獲救,而參與救人的河南農民李修國卻失蹤了,至今仍未找到尸體。因其中4名獲救溺水者來自山東,李修國家屬從7月26日開始為其向山東、河南兩省申報見義勇為認定,但至今兩地相關部門都未受理。(9月10日《北京青年報》)
李修國的兒子李傳飛表示,根據溺水者王令舉、參與搶救的李清浮橋工作人員的證詞和事發地的監控錄像,能證明父親當時確實是因救助4名溺水者下落不明的。目前,李傳飛已準備好父親的見義勇為申報材料,但河南、山東兩地都不予受理而導致申報進入不了見義勇為的認定程序。
山東方面的說法是,按照菏澤市的規定,只受理本行政區域戶籍人員的見義勇為申報與認定,而李修國是河南戶籍人員,應到河南辦理。并表示,事發地在兩省交界,行政區域劃分上屬于哪個省不重要,關鍵李修國不是菏澤市戶籍人員,因此無法受理。而河南方面則表示,事發地屬于山東菏澤鄆城縣境內,應到山東辦理。
山東是以申報人戶籍為準,河南是以事發地為準,當兩者不一致,申報認定都可以不予受理,因為都各有依據。然而,兩地相關部門都沒有考慮申報人的心情。家人沉浸在失去親人的巨大悲痛之中,甚至遺體都未找到,申報見義勇為卻被拒,豈不冷了見義勇為的心,又何談弘揚。
見義勇為是政府的一貫倡導,見義勇為者的作為,既是盡公民的義務,也是為政府和社會承擔了責任,在其本人已經做出了極大付出之后,及時地授予見義勇為的稱號,是政府的職責。兩地在申報條件上的矛盾,讓李修國家人不知如何是好。這本不應該成為李修國家人的難題,相關規定制訂上的漏洞,按理應該及時彌補。如果修改規定有一定的程序,兩地有關部門至少應該先找到特事特辦的解決辦法,而不是兩邊踢皮球。
現在見義勇為精神淡薄,見義勇為者本就難能可貴,需要全社會小心呵護、大力弘揚,別讓“流血又流淚”的事情挫傷了見義勇為的積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