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網評論員:經歷半年測試,引入國家食品質量安全監督檢驗中心的專業檢測,央視《消費主張》欄目報道稱:6款來自美國、歐洲、日本的海淘奶粉中,有4款存在不符合中國食品安全嬰兒配方奶粉標準的指標,而受測3款中國奶粉都符合國標。
“你們瘋搶的這些‘洋奶粉’根本不符合國標”,與2011年同樣來自央視的另一個調查結論:“仍有7成中國民眾不敢買國產奶”,形成了一種互鏡,勾勒出了國產奶粉生產和質檢重振的過程。這種變化,放在數據背景中更容易理解——
2014年,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共抽檢國產嬰幼兒配方乳粉1365批次,不符合食品安全國家標準、存在食品安全風險的樣品占樣品總數的1.5%;2015年,食品安全風險的樣品占抽檢樣品總數的1.1%;2016年,食品安全風險的樣品占樣品總數的0.7%。因此去年年初已有報道用“國產奶粉市場份額七年首度超洋奶粉”,來描述市場生態的改變,央視這次調研,是從專業性角度做出了同向度的描摹。
當然,不符合中國標準并不能簡單等同于“質量不行”,報道也未這樣措辭。配方奶的設計,要貼合國情地情、國民體質、嬰幼兒營養狀況。有些國外標準看似比國內標準低,可能因為當地根本不存在類似問題。比如報道中所舉出的,日本某奶粉不符合國標的碘標準,是因為海洋國家和海產品消費大國并不需要特別添加碘元素。在牽扯更為復雜的專業判斷情況下,報道并不能擴大外延,被解釋為,“洋奶粉”根本不行;也不能解釋為,“洋奶粉”不行就意味著“土奶粉”已經行了。
合理解讀它傳遞的信息,應該是,以“土”“洋”劃分“優”“劣”的單向判斷應該有所改變,熨帖國情的中國奶粉應該展現出本土優勢,因為不能指望其他國家的奶粉優先關注你的孩子的特征。奶制品行業不要把此類報道僅理解為正名,而應該讀出這當中的沉重的冀望。
近十年以來,中國乳業就沒有走出三聚氰胺敘事,關于乳業浴火重生的任何共識、舉措、成果,仍像是一場廣義的善后。因為對民族品牌信心低落,中國消費者則被迫向國際市場遷移,付出幾倍的成本,輾轉通過海淘、代購、甚至“打飛的”出國出境購買洋奶粉。08年之后出生的孩子、尤其是大中城市的孩子,幾乎可以稱為“洋奶粉”一代,其飲食成本(奶粉、輔食、相關日用品)甚至要遠高于千禧年之后出生的臨近世代。這種塑造一代人特征、造成一種社會現象的行業塌陷,是消費者之痛、民族品牌之恥,需要后者進行臥薪嘗膽式的長久洗刷。
中國乳業經歷的重振之苦,表明了市場是有持久記憶的。但市場后果如果那么好挽回,市場秩序只會更亂,明白并遵從這個道理,對于市場化進程中的社會尤其重要。對于“土奶粉”而言,持久的行業重整和質量提升,不應該因為已經取得了成果,不應該因為輿論環境已經開始有所松動好轉,而松一口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