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德國學術出版商施普林格(Springer)出版集團宣布撤回旗下醫療期刊《腫瘤生物學》(Tumor Biology)收錄中國學者的107篇學術論文,原因是涉嫌偽造同行評議。由于論文作者基本來自中國,此事引發國內外廣泛關注。科技部近日通報了撤稿事件的調查工作進展。《人民日報》刊文指出,“對論文造假零容忍,是進一步完善科研制度的契機,也是涵養科學精神、凈化學術環境的進一步努力。”
“撤稿風波”發生至今,由于關注和討論者眾多,幾個月的時間里,已形成了幾個相對固定的話題:一是對學術造假能否真正做到零容忍;二是如何對待風波中反映出來的造假產業鏈;三是關于科研評價機制的爭議。
從以上角度看現在科技部的通報,可以認為這是對大面積學術造假行為一次非常嚴肅、極其認真的調查和處理。
“正在對撤稿論文逐一徹查”,“相關部門對涉事論文作者承擔或正在申請的科研項目、基金、人才計劃和科技獎勵等也進行全面排查,已經暫停了部分涉事作者承擔或申請的科研項目”,“對查實存在問題的論文作者,將嚴肅處理并向社會公開”,“涉事作者獲得的科技獎勵、學術獎勵、榮譽稱號等榮譽,職務、職稱等都可能被撤銷,獎金將被追回”,“情節嚴重的涉事作者,將永久取消其承擔科技計劃、項目的資格,同時要進入科研誠信和其他領域信用信息系統”……這的確是一種不護短、零容忍的態度。
撤稿事件發生后,論文代寫代投的灰色產業鏈進入官方視野,學術界公認一些中介機構實為學術造假的幫兇。現在科技部官員透露,科技部、教育部、衛計委等部門正會同中央網信辦、工商管理部門開展清網行動,封停、禁搜、屏蔽與代發論文、論文買賣等相關的Q Q群、歷史信息、網絡廣告等,取締第三方中介機構的網站、網店;對經查確實存在違規違法行為的相關經營實體和責任人,依法依規處理。
一兩個科研人員造假或許可以歸因于個人品行,對大面積學術造假的反思當然不能停留于此。科技部官員對媒體坦言,此次集中撤稿事件的成因復雜,我國的科研評價制度不夠完善、分類評價改革措施落實不到位也是原因之一。另外,我國對學術不端行為的懲處多停留在學術道德與內部處理層面,導致學術造假成本過低。
承認撤稿事件暴露的問題非常嚴重,強調查實的作假者應該為自己的行為負責并付出代價,同時還注意區分不同作者的不同情況進行區別處理以免誤傷,更重要的是,指出了積久而成的機制體制弊端,實際意味著對包括本部門在內的相關機構的責任也并未避諱。不能不說,科技部這一次的調查和處理體現了科學的精神,因此也更能使人們對中國治理學術造假的前景樂觀起來。
不是所有的壞事都能變為好事,但由于在對待學術不端的問題上早就存在廣泛的共識,加之事件出現之后相關部門絕不姑息、絕不敷衍的態度,本次事件的調查和處理有望成為一個標本,也顯然可以成為深化科研評價機制改革、建立學術尊嚴的契機。
科研評價機制改革的時機當下已經完全成熟。2017年1月8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明確提出完善評價標準、創新評價方式,克服唯學歷、唯資歷、唯論文的傾向,科學客觀公正評價專業技術人才。而對撤稿事件牽涉最多的醫務人員來說,臨床工作出色的醫生因為沒有論文無法晉升的苦惱將不復存在,因為在《關于深化職稱制度改革的意見》的指導之下,衛計委、科技部即將在國家臨床醫學研究中心開展臨床醫生職稱改革試點工作。
一方面應營造寬松的學術氛圍,釋放科技人員的活力,在科研評價中去行政化,另一方面應對任何學術不端行為零容忍,如此,中國數量龐大的科技人員群體必可創造更多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