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撤縣設市再次大規模開閘,陜西、浙江、湖南、四川等省陸續發布了縣設市消息。4月10日,神木縣設立縣級市獲批,11日玉環縣設市獲批,12日寧鄉縣、隆昌縣設市均獲批。
“此輪大規模縣改市,實際是為了給一些過去已經成長為市的縣正名,順應了城市化發展、人口分流的需要,中國需要相當數量的市。”4月20日,南開大學周恩來政府管理學院“大部門體制改革研究”課題組專家賈義猛告訴記者,在政府的功能定位上,縣多是以農業為主,市則以非農業為主,市比縣享有更多的權力,更有優勢。
“撤縣設市不是地方官員一廂情愿的,只有達到硬性指標,才構成撤縣設市的條件,對GDP水平、一二三產業比重、人口密度、非農業人口達到城市化的標準等都有嚴格的規定。” 4月20日,中國行政體制改革研究會副會長汪玉凱在接受記者采訪時稱,市管縣不是計劃經濟的產物,只是到今天它的弊病暴露出來了,“最明顯的是有的市管縣變成了市卡縣、市壓縣,進而影響縣域經濟的發展”。
據汪玉凱介紹,最近這十年,有很多的縣達到了設市標準,因此申請撤縣設市的越來越多了。“過去撤縣設市控制比較嚴,今天同樣也不能降低指標。”汪玉凱稱。
撤縣設市提速
從4月10日至今,浙江玉環、河北平泉、四川隆昌、湖南寧鄉、陜西神木和貴州盤縣撤縣設市相繼獲批。這是撤縣設市自1997年暫停之后再次“開閘”審批。
所謂撤縣設市,指將符合條件的縣提升為縣級市,由省直接管轄。據賈義猛介紹,這項改革由來已久,1986年民政部規定設置市的建制標準。1993年民政部對撤縣設市有了更詳細的標準,包括細化了人口、GDP、財政收入等指標,隨即迎來一波撤縣設市的熱潮。
到1997年國務院決定“暫停審批縣改市”,直到2010年2月官方才提出,把人口、經濟、財政、稅收及城市建設達到一定規模和標準的縣,適度改設為市。2013年11月,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明確提出:完善設市標準,嚴格審批程序,對具備條件的縣可有序改市。2014年,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2014-2020年)》再次提道,“完善設市標準,嚴格審批程序,對具備條件的縣可有序改市。”
今年全國兩會上,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在政府工作報告中將“支持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發展,推動一批具備條件的縣和特大鎮有序設市,發揮城市群輻射帶動作用”列入2017年重點工作任務。賈義猛說,此次再度開閘撤縣設市的審批,既是十八大以來的新型城鎮化政策推動所致,也是順應中國城市化發展的需要。
事實上,除已公布的,正沖刺撤縣設市的縣還有很多。
記者從四川有關部門獲悉,四川省內就有多個正在沖刺撤縣設市,包括瀘州市合江縣、阿壩州九寨溝縣、涼山州會理縣、遂寧市射洪縣、綿陽市三臺縣、南充市南部縣等。
除了四川,2017年初多個省提出加快撤縣設市的步伐,包括陜西、湖南、青海、江西等省。青海省提出今年將加快共和縣、同仁縣等8個縣的撤縣設市工作,安徽有17個縣明確提出努力撤縣設市(區),江西省今年3月提到鄱陽實施撤縣設市。
撤縣設市政策在2013年開始松動。這一年,吉林扶余、云南彌勒、青海玉樹獲批撤縣設市。2014年僅有云南香格里拉獲批撤縣設市;2015年四川康定、廣西靖西、云南騰沖、四川馬爾康、黑龍江東寧依次獲批;2016年,黑龍江撫遠、江西廬山、云南瀘水依次獲批。相比之下,撤縣設市今年算是大規模開閘,截至4月20日已披露的縣改市多達6個。
“撤縣設市是指遵循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和趨勢,將符合條件的縣制改為市制。”賈義猛認為,既要看到在快速城市化的發展背景下,確實存在傳統縣制無法更好地滿足現代城市治理的客觀需求,進而需要有序、適時調整改縣為市;同時也要充分認識到“縣制縣政”是在中國長期歷史發展過程中的穩定性和成熟性應得到充分認識和確認,在城市化綜合經濟社會發展條件并不具備的情況下,不可盲目追求和攀比撤縣設市。
嚴防一哄而上
早在1981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就提出:“以大中城市為依托,形成各類經濟中心,組織合理的經濟網絡。”很快,僅在1983年,就有31個縣域改為縣級市,新設了7個縣級市。從1983年到1986年,是撤縣設市第一波高潮。
1993年5月,國務院同意修改撤縣設市的標準,明確了適用范圍、人口總數、經濟指標等。此時,縣改市正式進入井噴期。1997年國務院再次叫停審批縣改市。但距今最近的一份標準是1993年公布的,新的設市標準至今未出。
“過去,很多地方城市化進程主要以撤縣設市、設區來實現。”汪玉凱表示,撤縣設市、設區的確能為中心城市營造更廣闊的發展空間,可以協調城市與周邊縣(市)的建設和規劃等,利好產業結構的調整,助推當地經濟的發展。
“撤縣設市、設區是地方政府權力關系的一次大調整。”民政部區劃地名研究所原副所長浦善新曾透露,縣級政府對于撤縣設市有更大的沖動,但撤縣設區則是地級市做大城區人口和經濟總量的迫切要求,因此不少縣是不愿意的。浦善新稱,從法律上來講,縣和市轄區都是一級政府,但兩者的權力是不一樣的,市轄區很多權力上收到了地級市。
“相比之下,縣設市對一個地方經濟的發展無疑帶來正面影響。”賈義猛說,政府的職能機構調整、戶籍改革、公共服務均等化和一體化,都是縣設市后要考慮的問題。“不管現在的縣改市(區),還是未來的鎮改市,都要堅持成熟一個、批復一個,科學有序地批復,嚴防城市空心化。”賈義猛說。
對撤縣設市擔心的還有國家行政學院經濟學部教授馮俏彬。馮俏彬表示,一旦撤縣設市放開后,各地對撤縣設市的一哄而上,20多年前的“假性城市化”、亂占耕地、權力尋租等諸多問題就會重蹈覆轍,“這是撤縣設市應當盡力避免的問題”。
表達類似觀點的還有同策咨詢研究部總監張宏偉。他表示,盡管撤縣設市有利于精簡機構,合理配置地區經濟、社會資源,但更要高度重視帶來的諸多問題,如土地財政、大規模造城等。“這方面我們有過慘重的教訓。”賈義猛堅持認為,一個縣該撤縣設市還是設區,應該由當地的城市化水平和經濟結構等客觀因素決定,而不能是以一部分官員的意志為轉移,做到不超前也不滯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