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是對話截圖扔進了熱鬧的網絡空間,青島大學商學院這名大四學生的遭遇或許只能算一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小到不值得再說起。他提出“姥姥患癌病情加重,希望請假(回家探望)”,結果被授課老師拒絕,并勸導他“將生死置之度外地投入學業”。
相信老師沒有惡意為難,就像校方在后來的聲明中說的那樣,她“平時教學態度認真,對課堂出勤一直要求嚴格”。而從嚴治教、嚴抓出勤紀律也確實是學校的要求,為的是“確保學生安全”。但是,當那些態度堅決的文字出現在學生手機里,告訴一名因親人身患重癥而心急如焚的外孫“如果你一定要去,按曠課論,曠課超過三次,達到四次就不能參加考試”的時候,它所傳達的溫度甚至冷于那塊手機屏幕。
被投入網絡空間的冰冷文字激出了更加冰冷的浪花。有人在評論里回憶起自己發燒要打點滴,向輔導員請假時得到的回復是“不去上課就會影響成績”;還有人回憶起大學時舍友的姥姥病重,請假回家,輔導員拋來的一句“你回去有啥用”;一條被“頂”了至少2.7萬次的評論則寫道,大一那年運動會自己向輔導員請假,因為舅舅肝癌下了病危通知書,輔導員在打電話核實情況后回復“你會治病嗎?你回去病就能好了嗎?要以集體利益為重你懂嗎?”
回去有什么用?一次見面,一個擁抱不會給親人的治療增加任何砝碼,但每一個學生的離開都足以給個人的利益、集體的榮譽減去一個可觀的分量。這道算數題簡單明了,同時粗暴到讓人心寒。
個體的煩惱不難解決——微信對話被貼上網后,青島大學回應稱該學生的請假已經獲準。但是相比于一次事件的解決,更重要的是它撕開了一道口子,扒著這道口子,我們得以窺視存在于教育者心中這道可怕的算數題。
這道算數題并不罕見。在狼爸虎媽那里,這道題算出的結果是缺失的童年不會造成任何實質的損失,嚴格教育帶來的出色成績則足以讓日后的人生簡歷增色。
在層出不窮的培訓班那里,這道題又搖身一變,成了削減一點自由成長的空間算不得什么,為孩子走上名校的道路添磚加瓦才是最實在的投入。
貴陽清鎮養正學校,教育者甚至套用這個計算方法,咔嚓嚓就減掉了學生上廁所的自由,只剩下一個個巴掌大的“如廁牌”,規定“每班發放如廁牌一塊。上課期間,內急者必須佩掛此牌才能入廁,并強調必須掛在脖子上,不能手拿或揣荷包里,每次只能準許一個人使用。”而這只是為了讓校園安全和學生學習時間多一些保障。
不得不說,中國的一些教育者得了一種精于計算的毛病。在他們心中,分數、獎牌、出勤率都是實實在在、可以衡量的標準,相比之下,難以量化的親情、健康甚至是自由,都變成輕飄飄、可有可無的存在,稍稍礙事兒,就咔嚓咔嚓,毫不留情。
教育者想要塑造一個個更好的人,這樣的目的本無可厚非。但是每一個教育者,小到孩子的父母,大到教育政策的制定者和執行者,面臨的都是千差萬別而豐富多彩的個體,不是呆板的數字,單純的計算不能使他們優化。面對他們各式各樣的需求,合格的教育者需要做的是豐富和完善,而不是打壓。
可是,直到現在,當我們仔細觀察最普通的教育場景,還是只能看見要求、命令、壓力……而看不見愛。
還是來看一則最近的新聞,在一段被曝光于網上的視頻中,山東菏澤一位中學老師滿口臟話地向臺下他的“徒弟”傳授著“如何混社會”的人生經驗——“要么有人要么有錢”“混社會就這樣”。
瞧,在一所普通的學校,這道算數題已經進化出了更精煉的形式,所有溫情脈脈的裝飾統統減掉,只剩下對成功最赤裸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