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蔣醫師非啦?”“哎,對佬。”“我再問一遍,你是蔣醫師非?”“哎,我是蔣醫師。”“你說你是蔣醫師?”“我是蔣醫師。”操著一口吳儂軟語,在一段小視頻中,一名老人反復地向坐診的一名醫生詢問同一個問題,而醫生也是有問必答。2分07秒的視頻,一共前后17個來回,而醫生的每一遍回答都顯得耐心和友善。(11月15日《揚子晚報》)
當下醫患關系緊張,一個重要原因就是,不少醫生、護士以及其他醫療機構工作人員在給病人看病過程中,缺乏耐心,缺少人文關懷。視頻中出現的“耐心醫生”,無疑彌補了這些,因此而成為“網紅”。醫患關系的改善和調養,需要更多這樣的“耐心醫生”,用自己的耐心消除大眾的誤解,贏得患者的信任。
但是,要培養更多的“耐心醫生”服務患者,慢慢調養醫患關系,除了呼吁和引導醫生樹立高尚醫德之外,最關鍵的是要改善醫療環境,增加醫療資源,減輕醫生的工作負擔,讓醫生可以有更多時間當“耐心醫生”。因為很多時候醫生之所以在看病過程中缺少耐心,并不是他們缺乏起碼的醫德和服務意識,而是當下醫療環境的現實所迫,逼得醫生們沒有辦法耐心地與患者溝通、交流。前幾年廣州一份調查數據顯示,各大醫院醫生平均2.4分鐘看一名病人,他們哪有時間與患者進行充分的交流?這也是視頻中“耐心醫生”來自社區醫院而非大醫院的原因所在。因為相比較而言,來社區醫院看病的病人較少,醫生可以有更多的時間與患者溝通、交流。
由此可見,調養醫患關系,培養更多的“耐心醫生”,就必須擴大優質醫療資源,增強基層醫院實力,分流患者去基層醫院看病,減輕醫生工作量,讓各個級別醫院的醫生都有足夠的時間耐心地與患者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