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以來,《關于激發重點群體活力帶動城鄉居民增收的實施意見》《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關于完善農村土地所有權承包權經營權分置辦法的意見》……等多項涉及收入分配改革的制度密集出臺,調整的范圍涉及教師、醫生、公務人員、職業農民、科技人員等多個中等收入群體。換言之,這些制度的出臺,一個重要的指向就是擴大中等收入群體。
擴大中等收入群體,一直是本屆政府所努力的目標。2013年,國務院發布了《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其中一個重要目標就是中等收入群體持續擴大,“橄欖形”分配結構逐步形成。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也明確寫到:“完善收入分配制度,縮小收入差距,提高中等收入人口比重。”
不過,盡管近年來全社會收入差距逐漸縮小,中等收入群體規模不斷擴大,但邁向“橄欖形”分配結構仍然存在不小的挑戰。一方面,新常態下經濟增速放緩、產業結構調整優化、經濟驅動力轉變會引發新的矛盾,給收入分配改革帶來了不小的壓力;另一方面,經濟新常態又迫切需要收入分配改革形成、引導和擴大消費需求,激勵創新型的分配機制。
這種看上去的“悖論”往往讓擴大中等收入群體的任務更加艱巨:一方面要通過分配制度改革推進偏低收入者群體進入中等收入群體,另一方面要讓現有的中等收入勞動者不會輕易重新下掉到低收入群體。形象來說,既要把低收入群體努力“拉上來”,又要防止現有中等收入群體“掉下去”。
客觀來說,本屆政府在穩步推進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方面作出了大量令人矚目的工作。從整體上看,收入分配和再分配政策體系不斷完善,收入分配差距擴大勢頭得到有效抑制,基尼系數有所回落。
從環節上看,初次分配層面,國企高管薪酬制度改革,機關事業單位工資制度的完善等都已經出臺了文件,并且正在推行。再分配層面,包括增加轉移支付、基本養老保險并軌、農民增收等都取得積極進展。
最新出臺的文件,更是直接為擴大中等收入群體提供了制度保障。以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印發的《關于實行以增加知識價值為導向分配政策的若干意見》為例,從4個方面加強了科技成果產權對科研人員的長期激勵,包括:強化科研機構、高校履行科技成果轉化長期激勵的法人責任,完善科研機構、高校領導人員科技成果轉化股權獎勵管理制度,完善國有企業對科研人員的中長期激勵機制,完善股權激勵等相關稅收政策等。
而在此前,相關科研成果“一刀切”被視為國家所有,單位和研發人員很難獲得直接性利益。于是,科技成果寧可“束之高閣”,也難以走向社會。
再比如,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聯合轉發的《國務院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領導小組關于進一步推廣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經驗的若干意見》也明確提出,推進薪酬制度改革,加強對醫務人員的長期激勵,建立以公益性為導向的績效考核機制,薪酬在保持現有水平的基礎上實現適度增長。
根據這一意見,地方可結合實際,按有關規定合理確定公立醫院薪酬水平,逐步提高人員經費支出占業務支出的比例。其中,對工作時間之外勞動較多、高層次醫療人才集聚、公益目標任務繁重、開展家庭醫生簽約服務的公立醫療機構,在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予以傾斜。
中等收入群體在國家生活中的地位非常重要,這是政治學和社會學的共識。大量的事實也證明,經濟的發展和市場的配置并不能完全帶來收入分配的合理。相應地,就需要政府積極參與到分配改革中來,對此,中央也多次強調這個問題。
收入分配改革牽動各方利益調整,千頭萬緒,可以說是收入分配改革中十分復雜的一面,難度異常。此次出臺的系列制度,可以視為2013年國務院《關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若干意見》的具體細化和落實,在若干領域已經邁出了可喜的進步。對擴大中等收入群體而言,也已經釋放出讓人翹首以盼的制度紅利,這一點值得大大地點贊!
?。ú天?系西南政法大學副教授、法學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