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簡介:楊曾兵
深圳市創藝園旅游規劃設計院院長、中國商旅地產研究院旅游規劃研究所所長。國際注冊景觀設計師(ICSLD),國際園林景觀規劃設計行業協會高級景觀規劃師,有近20年的旅游景區策劃、規劃和設計經驗。
作為現代旅游的新型消費業態,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產業在我國雖已有幾十年的發展歷史,卻仍存在發展方式相對粗放、基礎設施建設滯后、文化內涵挖掘力度不足、產品類型有失豐富等諸多問題。為促進我國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業的進一步提質升級,日前農業部發布了《關于大力發展休閑農業的指導意見》,極富針對性地提出了諸多改進措施。就這一話題,《城市化》雜志記者第一時間連線了深圳市創藝園旅游規劃設計院院長、中國商旅地產研究院旅游規劃研究所所長楊曾兵。從多年的工作實踐出發,楊曾兵談到,將鄉村與旅游相結合的產業方向時下被市場普遍看好,然而,對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而言,其根基仍是農業。對此他深入分析認為,在關注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產業發展之時,更應深刻探討的是鄉村發展模式問題。鄉村發展的關鍵在于構建多層次的鄉村產業,實現整體發展。
規模化是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的“靈魂”
《城市化》:首先請您介紹一下我國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業的發展現狀。
楊曾兵:從總體上來說,我國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仍處于起步與探索階段,開發層次相對較淺,產品類型略顯單一。目前,主要依托傳統農業或設施農業進行農業觀光和采摘體驗,依托村莊進行農家樂、民宿等旅游活動,經營主體同質化嚴重,產業類型單一,并未形成如國外的“莊園”、“農場”等規模化、復合化、多業態的立體化產業形式。我們的最大劣勢在于,與休閑農業發達國家的莊園、牧場及農場等大型生產單位相比,我們還沒有形成規模化經營,即使有規模化的趨勢,其程度也不深。規模化是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發展的“靈魂”,亟待加以提升。
當然,從市場的角度出發,鄉村旅游是時下的熱門,被普遍看好,但它的供給還遠不能滿足市場需求,也還未發展到足以改變鄉村整體發展態勢的程度。
《城市化》:您認為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沒有形成規模化經營的原因是什么?破解這些問題的途徑有哪些?
楊曾兵:我認為這主要與鄉村結構有關。一方面是因為鄉村的生產單位較小,種植面積和發展規模處于零散化狀態。我國鄉村的主體構成是家庭這一小生產單位,在耕作方式、技術層面上多數仍還沿襲傳統的農耕模式,特別是自然風光較好的山區,具有較好的旅游資源優勢,但生產方式相對落后,經濟效益不高。因此,需要有一種新的機制對鄉村生產主體進行整合,讓老百姓能真正參與到鄉村的發展建設當中,并從中獲利。另一方面是我們在鄉村基礎建設投入和對鄉村發展的引領方面明顯著力不足,并未對某一片區適合發展哪類產業做精準定位。前30年,我們將主要精力用在了城市建設上,疏于對鄉村建設的投入,如果說城市發展已步入2.0、3.0階段,那么鄉村發展則遠落后于這個數據。城鄉差距不斷拉大,大量農村勞動力涌向城市,造成農村勞動力缺失。國家土地部門雖然嚴格控制著農業用地的流失,但并不能強行留住這塊土地的人,并解決其生產和生活富裕的問題。大量的農村仍然處于自發、盲目的種植狀態,效益低下。政府應該針對不同地區的鄉村產業發展方向、農業技術支持、銷售渠道進行宏觀引導、科學規劃和精準定位,并完善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縮短城鄉差距,讓鄉村真正成為安居樂業之地。
從更深的層面來說,我認為目前鄉村面臨的主要問題是主體結構構成的危機。當下,“鄉村”、“故鄉”、“家園”等概念正逐漸被人們所淡忘,究其根源正是因為農村人員結構出了問題。城市化進程中,農民進入了城市,農村社會各個階層因此而逐漸消失。以往,鄉村的各個體系都十分完整,從呱呱墜地到耄耋之年,人們可以在鄉村中走完完整的一生,但現在許多鄉村已無法承載這一過程,因為人少了,相應的配套設施設置已然發生變化。因此,促進鄉村發展首先要從“人”抓起。雖然鄉村的主體仍是村民,但卻需要借助外力帶動村民促使這一區域走向繁榮。這些外力包括政府、企業、游客,再加上原有村民,四個群體共同構成新的鄉村人員結構。
在以往的鄉村開發體系中,企業運作大多會與村民劃清界線,現在我們必須認識到,只有合作才能實現共贏。因此,政府應從宏觀政策上對鄉村發展給予引導,并加強基礎設施投入,承擔行政管理和協調企業與村民關系的任務,并起到服務和監督作用。企業則利用其資金優勢和流程管理優勢,建立新的生產次序和運作模式,發展規模化產業,推出精致化產品,創造更大的經濟效益。村民則通過資產評估,土地入股,以鄉村合作社或繼續承包經營等方式,參與到鄉村建設之中,充分調動村民積極性,使其體會到建設家園、“重塑家園”的感覺,共同促進鄉村發展。政府、企業和村民應作為聯合體而存在。除了對家園、故鄉的建設之外,我希望這更是對未來鄉村的一種設想,以理想的角度去構建新的鄉村發展模式。當現在脫離鄉村的70后、80后的后代們再次回到鄉村時,他們會真正體會到,鄉村是優美、令人向往、親近自然的空間。
產業是鄉村整體發展的基石
《城市化》:以新發布的政策為契機,在政策推動和利益驅動的市場大環境下,您認為休閑農業或鄉村旅游的發展有哪些值得期待的突破?
楊曾兵:這一政策十分全面,且非常具有針對性,為休閑農業在發展方向上做出了積極引導。在鄉村整體發展上,人們普遍看好鄉村與旅游相結合這一方向。單獨從鄉村旅游業發展的角度看,鄉村旅游其實可以被看作為是解決“三農”問題的突破口,從而與扶貧開發相結合。也可以形成特殊產業,減少城鄉差距,增強農民的環保意識,促使農民走向現代化、科技化,同時它又可以成為當地的優勢和品牌。在發展鄉村旅游時,第一要促進農業產業化發展,奠定農村的經濟基礎。如規模化農業、科技農業等。第二要優化產業結構主體,建立政府協調、企業主導、村民共享機制。第三要活化鄉村業態,建立現代網絡營銷平臺。簡單來說,就是將產品銷出去,把游客引進來。第四要完善鄉村基礎設施,樹立鄉村新風新貌。鄉村旅游是多元化的,既要建設物質文明、精神文明,也要建設生態文明,再現鄉村勤勞、樸實、生態、悠閑的生活方式。不能片面追求利益而過度開發。第五要培養新時代的農民,發展鄉村企業和家庭農場。目前某些企業的短期效益帶動了部分鄉村的大力發展,但從長遠來看,鄉村必須有適應現代農業的新型農業生產主體,不能將農民邊緣化,而鄉村的多元主體和差異化的本土特色恰好是鄉村旅游的魅力所在。
同時還需強調的是,對生態環境的保護、修復是發展所有產業的先決條件;此外,還需注重生活化的鄉村概念,也就是激活鄉村的內在生命力,體現鄉村與城市的差異。鄉村旅游只是鄉村自身活力被重新激發出來后帶來的積極效應。在這一問題上需擔心的問題是,雖然相應的政策已經出臺,但如同城市曾因為“千城一面”而失去獨特個性一樣,倘若每個鄉村也都像是一個“模子”刻出來的,那顯然無法達到大發展的訴求。因此,在政策執行過程中,鄉土文化、生態系統、地域特色等等都將成為最有吸引力的因素,因為每個地區的鄉土風情、人文信息、資源環境都富有獨特的地域個性。這些內容都值得激活、挖掘。
鄉村旅游的基礎是農業產業,因而在發展鄉村旅游的同時,我們需針對不同地域的鄉村,認真研究它究竟適合發展哪些產業,適合哪種發展模式。鄉村旅游應被看作是鄉村建設基礎上的附加效應,而不是最終訴求。對鄉村而言,最根本的問題在于構建出多層次的鄉村產業,從而實現鄉村的整體發展。因為有了產業,才能解決鄉村就業問題,從而使人們不會遺忘鄉村,進而真正實現鄉村風土的回歸。我們今天對鄉村的投入、開發,都是在導演未來,并嘗試構建出新的、理想的鄉村發展模式,讓一部分具有鄉村情懷的人參與到鄉村建設中去,帶動一批對鄉村生活有需求的人回到鄉村度假、生活,構建新的鄉村發展平臺,從而使鄉村實現“富美樂”的狀態,富是指產業上的富足,美是環境上的優美,樂則是指樂活的生活狀態。
鄉村發展模式的核心是建立共享機制
《城市化》:您提到要“建立政府協調、企業主導、村民共享機制”“搭建出鄉村發展的平臺,建立鄉村發展規則”,鄉村產業的發展確實涉及到多方利益,您認為應怎樣實現各方利益的協同?
楊曾兵:對鄉村而言,另一個值得關注的問題是價值觀。價值觀是涉及到利益共享機制建立的關鍵性問題。以往,傳統的鄉規民約曾樹立起無形的道德約束,規范人的行為,但現在它正在逐漸被親情關系、利益關系沖淡,因此,鄉村需要價值觀的改變與重塑,我們有義務引導鄉村新價值觀的形成,也就是建立新的利益共享機制,規范利益分配秩序,讓村民、企業以積極的心態參與鄉村建設,并保障參與方有持續性的收益,享受建設成果。
以鄉村旅游業為例,在大多數的鄉村旅游業發展過程中,對當地村民的考慮并不充分,被給予更多關注的是我們的服務對象——城市游客。因此,很多所謂的鄉村旅游雖有效益,卻與當地村民無關。這是不正常的。要改變這一現狀,除了有頂層設計外,還需當地政府出臺更加具體的措施,在企業、村民等多個主體間建立起利益共享平臺。例如,借鑒國外的運作經驗。第一步,由當地政府根據國家宏觀調控和糧油走勢,制訂區域發展戰略;根據本地區的氣候條件、土壤條件、水及農作物生長情況做出專業評價,確定產業發展方向及規模,制訂產業發展引導手冊,并進行相應的技術指導、針對性招商。鼓勵村民將資產進行評估整合,虛擬參股。第二步,企業思考怎樣構建產業體系、管理體系、營銷體系等,發展多元化復合功能,其中鄉村旅游是其重要的功能,也是鄉村生活品質的一種體現。而企業的優勢就在于管理的系統性、利益的最大化。由此,建立一個政府監管,企業、村民共同參與的合作平臺,這是未來鄉村良性發展的前提。這一做法的核心優勢是有組織、有計劃,能夠實現農產品生產、加工、銷售的一體化管理并有利于特色品牌的塑造。依照這一方法,即使這樣的鄉村不發展旅游業,也一定會是活化的、健康的,進而吸引人們慕名而來,旅游的相關配套設施、參與性項目就會隨之得以發展,從而形成旅游功能配套完善的鄉村市集。因此,在我看來,鄉村旅游是鄉村健康發展的必然結果,而鄉村生態、鄉村產業和鄉村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三大因素,“三生”聯動,缺一不可!現在,依托鄉村生態大搞觀光旅游,依托農業產業大搞采摘體驗,依托鄉村生活大搞民宿、農家樂,倘若只考慮企業短期效益,依托單一因素發展,而不思考合作平臺的搭建、共享機制的建立等一系列問題,那么再火爆的鄉村旅游景區,都注定只是一株沒有根基的花朵,不會長久。
誠然,建立完善的共享機制這一目標有其理想化的成分,但它確是構建鄉村發展模式的努力方向。我們創藝園旅游規劃設計院致力于在休閑農業及鄉村旅游業的發展上進行更深入的研究和探索,并在兒童休閑產業與鄉村旅游的結合方面進行了大膽嘗試,取得了良好的社會反響。孩子是祖國的未來,也是中國鄉村發展的未來。給未來一個美好的鄉村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