濰坊市現轄4區6市2縣,另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濱海經濟技術開發區、綜合保稅區、峽山生態經濟發展區,共118個鎮街、6082個行政村,全市常住人口為927.72萬人。近年來,濰坊市認真貫徹中央和省城鎮化工作部署,以“突破濱海、提升市區、開發兩河”統籌城鄉發展戰略為引領,以人的城鎮化為核心,著力推進“四全一特”城鎮化發展,全面提升城鎮化質量水平,不斷促進農業轉移人口市民化。2015年,全市常住人口城鎮化率、戶籍人口城鎮化率分別達到55.8%和50.7%。
一、科學謀劃,全域布局城鎮化
結合國家“兩橫三縱”和全省“一群一帶、雙核六區”發展戰略,立足我市實際,全域一體布局發展城鎮化。
(一)確立依山面海發展戰略。以中心城區、濱海區為核心,以海港、空港建設為龍頭,通過“兩環六射”快捷高效的交通網絡,融合50公里半徑內壽光、昌樂、安丘、昌邑及峽山統籌發展,形成“依山面海、港城融合、雙核驅動、七城一體、生態間隔、組群發展”的中心城市組群戰略布局,強化組群輻射引領作用。空間上南依諸城、安丘、臨朐青山綠水生態屏障,打造城市后花園;北向海洋,打通融入環渤海經濟圈的陸海通道,加快邁向藍色海洋經濟主戰場,建設現代濱海城市。
(二)優化城鎮化空間布局。貫徹“突破濱海、提升市區、開發兩河”戰略,確立了“一群引領、兩河貫通、三帶隆起、統籌城鄉”的城鎮化空間布局,集聚發展“中心城市組群”,依托濰河、彌河“兩河”自然稟賦條件,實施保護性開發,將自然地理優勢轉化為文化生態保護和經濟發展優勢,推動中部膠濟城鎮帶、北部海洋產業帶和南部生態保育帶協同發展,通過“一群、兩河、三帶”的有機組織聯接,形成山水相依、海陸互通的城市群發展新格局。
(三)構建城鎮化層級體系。根據城鎮現狀特點和發展潛力,因地制宜,實施多元化、差異化的城鎮化發展策略,形成合理有序的城鎮規模結構,構建起清晰的“1866”城鎮體系,1個中心城市、8個縣城、62個小城鎮和663個農村新型社區層次分明、優勢互補、協調發展。
二、以人為本,全面統籌城鎮化
促進農業人口轉移市民化,按照進得來、留得下、有保障、能發展的思路要求,推動城鎮化從空間發展向人的全面發展轉變。
(一)促進農業人口轉移落戶。2015年,市政府出臺了《進一步推進戶籍制度改革的意見》,放寬進城落戶政策,以合法穩定職業、合法穩定住所為基本落戶條件,全面放開縣域范圍內落戶限制,市區租房落戶時間縮短為本市戶籍人口實際居住6個月以上、市外戶籍人口1年以上,租房落戶政策及年限全省最低,放寬就業落戶條件、集體戶設立條件和標準,對投資經商、興辦實業以及個體經營者取消了納稅年限等限制,放寬人才引進落戶及“三投靠”落戶政策。全面落實居住證制度,進一步完善居住證使用功能和社會功能,流動人口在勞動就業、司法援助、購車掛牌、汽車駕照、義務教育等方面享受市民化待遇。全市共登記流動人口信息100余萬條,注冊社會用戶1.8萬余個,僅今年上半年,全市辦理居住證9萬余個,創歷史最高。
(二)提升公共服務水平。實施教育優先發展戰略,中小學標準化率達到97%,國家義務教育發展基本均衡縣實現全覆蓋。優化醫療衛生資源配置,千名常住人口擁有醫療機構床位5.3張。社會辦養老機構96家,每千名老人養老床位達到31張。調整完善基本養老保險制度,城鄉居民養老金當期發放率100%,惠及群眾472萬人。建立城鄉一體的居民醫保制度,全市居民基本醫療保險覆蓋率達到95.1%。構建公共文化服務體系,萬人擁有公共圖書館圖書28463冊。
(三)促進產城融合發展。堅持產城一體,大力發展立城立鎮產業,以產業為基礎驅動城鎮更新,以城鎮為載體拓展產業空間,真正實現以產興城、產城融合發展。推動產業園區從職住分離向功能復合轉變,從單一生產型向集生產、生活、生態于一體的多元化功能型轉變。完善城鎮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配套,倡導適度混合功能開發和職住平衡,實現產業發展、城鎮建設和人口聚集互促共進。
(四)拓寬創業就業途徑。堅持創業帶動就業,抓好創業培訓、孵化、扶持等關鍵環節,建成市級以上創業孵化基地22處;設立濰坊創業大學,對小微企業家和創業人員實施免費創業培訓;加快中國濰坊國際人才創業孵化中心和山東半島大學生創業孵化中心建設,推進縣市區創業孵化基地建設,拓展完善濰坊創業大學培訓和服務功能,城鄉就業連續十二年實現“雙十萬”。
三、把握重點,全力推進城鎮化
實施城鎮化“244”重點工程,列入縣市區科學發展綜合考核,納入市委、市政府專項督查,有力推進了工作開展。
(一)完善“兩個體系”。一是完善城鄉規劃體系。編制了市域1.61萬平方公里、中心城市2650平方公里空間功能布局規劃、兩河流域保護與區域開發利用總體規劃和六個專項規劃、南部山區生態保護與建設規劃,完成重點鎮總體規劃修編、控制性詳細規劃編制和特色村莊規劃編制。二是完善現代產業體系。抓好“1669”產業體系發展,全市現有規模以上工業企業3848家,其中過百億元的有15家,培育了濰柴、海化、歌爾、孚日等一批在國內外具有較強影響力的企業;現代農業園區發展到912個,“三標一品”數量達到1113個,居全國同類城市首位;大力發展服務業,2015年三產比重達到43%。
(二)協調推進“四個層次”。一是提升發展中心城市。圍繞產業發展層次、城市功能品質、創新發展能力、城市發展活力“四個提升”發展目標,大力實施“13364”工程,2014年以來,實施重點項目500余個、完成投資近900億元,加快建設綠色、智慧、創新、人文、暢通城市,中心城市建城區面積達到178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28.42人,輻射帶動能力進一步增強。二是加快發展縣級城市。順應擴展態勢,持續增強人口和產業集聚能力,4個縣市入圍全國“百強縣”,縣城建成區人口243.97萬人、占全市的47。1%,地區生產總值、公共財政預算分別占全市75%和67.9%。三是差異化發展小城鎮。24個鎮列為市級擴權強鎮改革試點鎮,公共財政預算收入過億元的鎮達到14個,2個鎮進入全省前十強,創建了1個國家級宜居小鎮、5個特色景觀旅游名鎮,5個省級歷史文化名鎮和4個宜居小鎮。四是穩妥推進社區建設。自2007年起,開展以“多村一社區”為主導模式的農村社區建設,基本公共服務實現全覆蓋;建成農村新型社區208個、入住62萬人。
(三)夯實“四個基礎”。一是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推動“一改二動三集中”,完成了農村宅基地使用權確權發證,95.3%的村確權登記土地承包經營權,完成集體資產改制村莊占93.6%,其中82.9%的村組建了經濟專業(股份)合作社或股份有限公司;組建了全省唯一的省級農村產權交易平臺-齊魯農村產權交易中心,促進農村要素資源順暢流動,維護進城農民“三權”,引導“懷揣利益”轉移落戶。二是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推進建設“海、鐵、公、機”等重大交通基礎設施,濰坊港2萬噸級碼頭建成投用,萬噸級集裝箱船實現靠泊,魯遼陸海貨滾甩掛運輸大通道通航,加快建設濰日高速、青銀高速擴建、濟青高鐵、機場遷建等項目。三是夯實社會基層管理基礎。提升社區服務水平,社區綜合服務設施達到100%,實施農村社區服務中心建設三年行動,完善服務體系,下沉服務職能;探索“多村一社區”體制改革,推動以傳統的村莊管理體制向現代社區治理體制轉變。四是強化生態環境保護。持續開展增綠擴綠,綠色成為我市城鎮本色;開展“三八六”環保行動,啟動實施“十大工程”,突出抓好水環境治理和河流生態修復;在全國率先啟動“6+X”低碳社區建設,被授予國家可再生能源建筑應用示范市、中美低碳生態城市試點市。
四、城鄉同建,全民共享城鎮化
以城鎮化建設為引領,打破城鄉和城市內部二元結構,推動城鄉一體化發展,努力保障城鄉居民共享城鎮化發展紅利。
(一)有序推進“三個市民化”。編制市、縣《人口市民化規劃》,落實人口市民化任務,加快“三個市民化”進程。一是推進外來務工人員市民化。以推進有意愿、有能力的外來務工人員在城鎮落戶為重點,深化戶籍制度改革,進一步降低落戶門檻,建立社保、就業、住房等保障機制,提高城鎮公共服務供給水平,推動外來務工人員融入城鎮生活。二是推進城中村和城邊村原有居民市民化。把棚戶區改造作為主要途徑,到2015年底全市改造棚戶區(城中村)35萬戶,統籌推進三改工作,改善居民居住和生活條件;到2020年,完成22萬戶棚戶區改造,逐步解決“半市民化”問題。三是推進就地轉移人口市民化。深化農村產權制度改革,加快農村土地流轉,轉變農村生產生活方式,推進公共服務均等化,促進產業向園區集中、土地向規模經營集中、人口向城鎮和社區集中,實現就地就近城鎮化。
(二)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在推進城鎮化進程中,注重挖掘保護特色村落,積極申報納入保護名錄,目前,全市39個村莊獲評國家級和省級特色村落,編制專項規劃,加強村莊原始風貌保護和文化傳承,建設宜居宜游美麗鄉村,為鄉村旅游發展提供載體和空間。改善農村人居環境,“十二五”全市建設農房21.1萬戶,改造危房4.5萬戶,改善了80萬農村居民住房條件;完成5300個村莊整治,城鄉環衛一體化村居全覆蓋,鎮區和農村新型社區實現污水集中處理;開展農村改廁三年行動,到2018年全市改造41萬戶,其中今年改造14萬戶,進一步提升農村居民生活品質。
五、立足市情,特色發展城鎮化
貫徹中央、省城鎮化總體部署,深入結合我市實際,依托稟賦條件和發展優勢,發展濰坊特色的新型城鎮化。
(一)推進城鄉均衡發展的城鎮化。堅持統籌城鄉資源配置,調整優化城鎮結構布局,構建起“1866”清晰的城鎮體系,強力提升中心城市核心競爭力和輻射帶動力,持續增強縣域經濟實力,加快提升小城鎮和農村新型社區承載能力。在城鎮化載體體系的支撐下,以城帶鄉、以鄉促城的城鄉聯動機制不斷深化,城鄉收入差距顯著低于全省和全國平均水平。
(二)推進就近就地模式的城鎮化。本地城鎮化、縣域城鎮化是我市城鎮化的主要模式。非本市籍人口僅占城鎮人口的2.83%,分別低于全省、全國1個和7.9個百分點。全市流動人口的75%在市內轉移、60%在本縣市區轉移,大量農民白天在鎮和縣城打工,晚上回農村居住,離土不離鄉,呈半城鎮化狀態,未納入城鎮化統計。
(三)推進社區為載體的城鎮化。把社區作為社會基層治理的基礎單元,推進就地就近城鎮化的根本途徑,建成城鄉社區1180個,居民生活全部實現社區化,2009年成為全省首個實現農村社區全覆蓋的地級市。以基礎服務設施為引導,以特色產業為支撐,通過城鎮聚合、中心村聚集、強村帶動、村企共建等方式,建設了208個新型社區,推動農業規模化、農村社區化、農民市民化。
(四)推進彰顯人文特色的城鎮化。我市歷史文化遺存眾多,民間藝術資源豐富,形成了特色鮮明的地域文化。以建設生態宜居城鎮、提升人居環境品質為目標,全局性、前瞻性地謀劃城鎮化,開展了新型城鎮特色風貌研究,挖掘、傳承傳統歷史文化,定位城鎮特色風貌和建筑風格,建設歷史底蘊厚重、時代特色鮮明的美麗城鎮,彰顯城鎮化的文化品位和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