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畝蝦塘全部被水淹了,小龍蝦都跑了,損失超100萬元。”7月15日,養殖戶蔡國濤站在武漢市黃陂區六指街東湖村葫蘆山泥家灣一蝦塘旁,無奈地告訴長江商報記者。(7月18日 《長江商報》)
截至目前,自入梅以來的數場強降雨,已經給湖北造成了嚴重的洪澇災害和財產損失。而在這些損失之中,跟養殖戶蔡國濤一樣的諸多農村水產養殖戶們,他們的損失無疑是首當其沖。據當天湖北省防汛抗洪救災新聞發布會通報,截至7月14日,全省累計394.48萬畝養殖水面受災,其中成魚32.83萬噸、小龍蝦3.97萬噸,整個水產業直接經濟損失達63.17億元。
如此重大的損失,讓多少辛苦勞作半年的養殖戶們欲哭無淚。而作為一名正在湖北農村開展精準扶貧的工作隊員,筆者在對所在村受災水產養殖戶進行走訪的過程中,也注意到了一個讓人心痛的事實,那就是這些受災的養殖戶們,根本沒有為自己養殖的水產品購買過任何保險。
而“農業保險”這個詞,在中央的農村政策里,其實早已不是什么高冷的詞匯了。實際上,自2004年以來,中央一號文件已經連續13次對農業保險業給予了強烈的關注和巨大的支持。尤其是在今年的中央一號文件中,就專門指出了要“完善農業保險制度,把農業保險作為支持農業的重要手段,擴大農業保險覆蓋面、增加保險品種、提高風險保障水平。積極開發適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需求的保險品種。探索開展重要農產品目標價格保險,以及收入保險、天氣指數保險試點。支持地方發展特色優勢農產品保險、漁業保險、設施農業保險……進一步完善農業保險大災風險分散機制。”
然而盡管中央在農業保險方面做了非常持續而且強有力的頂層設計,但這項旨在為農村百姓謀福祉的政策,卻在農村落地過程中遇到了相當大的困難。這一方面與農民保險意識的欠缺,舍不得花那幾個“冤枉錢”有關。另一方面,農業自身有別于二三產業的特點,比如受自然因素影響大,同時定損困難,賠付高昂等原因讓很多商業保險公司讓“農”卻步。同時,基層政府在農業保險推廣工作方面的宣傳不夠,辦法不多,支持不力,也讓農業保險的種子,難以在廣漠的農村大地上生根發芽。
其實,“農業保險”的星火并非完全黯淡無光。據媒體報道,今年珠海已在全省率先啟動“水產價格指數和風災指數保險試點”工作,今后珠海水產養殖戶的保險費用只需要自己出小頭,80%的大頭由市、區兩級政府負責“埋單”。同時,浙江象山縣梭子蟹氣象指數保險2016年試點規模確定為5000畝,參保養殖戶除可享受縣級財政30%的保費補貼外,還可享受市財政30%的保費獎補,總補貼比例高達60%。
天災無常,洪水無情。當我們面對久不退去的洪水,還在糾纏于到底誰配稱為“抗洪神器”的時候,想想這場終將要過去的洪水,還有我們終將要重建的家園,對那些受災深重的農村養殖戶們,也許,早點能夠落地生根的“農業保險”惠民政策,才是能真正驅散他們心頭憂愁的“抗洪神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