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1日,“城市自然”研討會在位于北京798藝術區的丹麥文化中心舉行。5位景觀與建筑設計領域的中國專家,近60位相關專業領域的觀眾,與本次展覽《松臨城下》策展人——哥本哈根大學地球科學與自然資源管理系美學設計方向教授Stig L. Andersson先生展開對話,探討“基于自然的設計方法將如何影響城市未來生活質量”等課題。
研討會在丹麥文化中心主任刀文克先生的歡迎致辭中拉開序幕。他說,這個空間不僅僅是丹麥與中國官方對話的平臺,也是為更普遍的人與人之間的對話提供的一個開放平臺。本次研討會將是丹麥文化中心未來一系列跨學科學術活動的開始。
Andersson先生從20世紀“城市作為機器”的觀念對人們生活質量的毀滅性影響,現代都市在西方幾何審美指導下進行的建設所帶來的人、建筑與自然的相互疏離,以及情感與精神危機等問題出發,心懷擔憂與希望,試圖從中國文人的繪畫與久違的傳統自然觀中尋求解決社區營造、氣候適應、物種共生、雨水管理等當代環境問題的方法。
北京大學深圳研究院綠色基礎設施研究所所長欒博,梳理了景觀之于市民生活與權貴生活的不同功能與意義,以大量數據與實例揭示了當前全球城市化背景下,中國各地所遭遇的諸如雨洪內澇、霧霾頻發、熱島效應、物種減少等嚴重困擾人們生活的“城市病”,認為未來的城市景觀將由花瓶時代邁入綠色基礎設施時代,符合中國國情的綠色基礎設施發展應特別注意本土經驗與傳統鄉土技術的總結,生物保護、市民參與與市場化運營等綜合價值的兼顧等問題。
中國國家畫院公共藝術中心主任王永剛,從對太湖石的切割所找到的有關物質內部與外部、自然力與人工切割之間的對立與統一出發,從微觀到宏觀的感性視角提出了什么是虛幻臆斷之外的人與自然在當代的客觀聯系。
中國建筑設計院有限公司環境藝術設計研究院院長史麗秀,以“禮與境”為主題,以作為國家級設計單位的項目實例為基礎,結合北京城市布局的歷史沿革,總結了景觀設計中有關中國建筑文化表達、情境營造、尺度推敲與材料選擇等方面的實踐與思考,探討了如何在大自然環境中巧妙融合工整對稱的人工短軸景觀布局,達到“大自然、小工整”肌理的有機融合等問題。
清華大學建筑學院教授宋曄皓,以其輕松風趣的演講分享了其自上世紀90年代初開始的有關綠色建筑以及可持續設計的諸多思考,提出了“消隱”在當代以及未來建筑設計中的可能性、自然可再生能源及溫控建筑材料的應用及其在當下實踐中所遇到的問題。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教授王向榮,從作為農耕社會的中國的立國之本出發,梳理了幾千年來勞作實踐中逐步形成的自然系統中的城市以及城市中的自然系統。他引用杭州、蘇州、紹興、常熟、廈門等地的實際景觀設計案例,分析了其在尊重自然的基礎上采用的問題解決方式,提出了“保護、修復、轉換、整合”四個構建城市與自然系統平衡的策略與途徑。
在專業研討的同時,丹麥文化中心一層近2400位觀眾陸續徜徉于“松臨城下”十五棵松樹之間,構建著每個人內心不同的有關“城市自然”的敘事。據悉,“松臨城下”是在中國背景之下引進“城市自然”這一概念的方式,也是在中國文化基礎上對城市發展提出的一種愿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