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片酬過高這一話題近日再次受到輿論關注。有制片人透露,某新生代演員一部劇片酬叫價6500萬元,甚至還有演員開出了一部戲上億元的片酬。對于演員片酬的問題,導演鄭曉龍評價,最關鍵的還是要做好戲,“如果你的品質和價錢不匹配,觀眾遲早要離你而去”。
其實,早在兩年前,針對明星片酬過高的現象,中國廣播電視協會下屬制片、導演、編劇、演員四個工作委員會就曾發出倡議書,指出“片酬持續飆高的行業風氣已經影響了中國影視制作業的良性有序發展,影響到電視劇從業人員在人民群眾心目中的公眾形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普遍關注”。之后,唐國強、張國立等80多名演員表示支持。但實際上,明星片酬高漲始終難以遏制,而電視劇“天價”版權的出現,則在一定程度上推高了演員的身價。
如今的電視劇制作已經進入了“大劇化”時代,制作費投入上億元已經不是什么新鮮事,賣出的價格隨即水漲船高。最近,《瑯琊榜2》以及《如懿傳》僅網絡版權已經分別賣出800萬元、900萬元每集,加上賣給電視臺的版權費,預估兩劇單集價格將達到1200萬元到1500萬元。這些電視劇尚未開拍便已收獲了10多億元以上的版權費用,演員的高片酬對制片方而言根本不算個事兒。
隨著各路熱錢爭相涌入,很多劇組幾乎是“用錢瘋搶”一線明星。因為電視臺、視頻網站買劇都是盯著幾個大腕演員,廣告商也盯著那些一線明星,只要有當紅明星的加盟,似乎就有了“眼球效應”,就有了收視保證。加之近年來中國電影市場持續火爆,接連創下票房紀錄;熒屏真人秀又大批扎堆涌現,不惜重金高價聘請明星,直接導致了屈指可數的一線明星供不應求,片酬由此一路瘋漲。
相比之下,不論是在美國還是韓國,演員片酬在一部劇中的開銷絕對占不了主要地位。據了解,一部16集的韓劇,所有演員費用加在一起大概在2000萬~3000萬元人民幣。而我們的影視制作中,制片方為了“博眼球”吸引“粉絲”,不惜壓低編劇、攝影、后期等支出,抬高演員片酬,力圖讓一部粗制濫造的影視作品,通過演員本身的眼球效應進行營銷推廣,以換取收視率或票房。這種急于求成的辦法雖能獲得眼前短期的利益,但從長遠來看,對中國影視業帶來的傷害是很難彌補的。
當然,高片酬熱之下,也有清醒的從業者。有導演表示,“高價演員”對于自己不是問題,因為如果演員片酬高到超出預算,他就不用了。一些明星遇到好劇本、好導演也會同意降低片酬。孫儷在拍攝鄭曉龍執導的電視劇《羋月傳》時,片酬就由原來的每集85萬元減為每集50萬元。所有問題歸根到底,是有無一個好的劇本。就演員本身而言,如果劇本很好,片酬也就會降下來,反之,演員大多會選擇高價。
影視產業不應淪為資本的游戲,不論是從業者還是觀眾都在呼喚良性的行業生態。今天,應該有更多演員認識到,片酬降下來的錢可以更多地投入制作,作品本身也會獲得更大的成功概率,進而促進自身的成功。相反,過高的演員片酬和過低的制作費用,只會讓影視行業呈現一片虛假繁榮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