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心者發現,今年活動的主題已從過去的“投資四川?共享機遇”變為“開放合作?共謀發展”。主題之變,折射出開放合作理念之變——不僅要“請進來”,也要“走出去”,更要在全方位、多領域和深層次推動四川對外合作。活動期間舉行的2016川歐投資合作交流會,法國和英國工商界將組團參加,共議如何為川企搭建“走出去”的平臺。(2016年4月11日四川在線)
隨著科技的進步和交通條件等基礎設施的改善,世界在逐漸“變小”;與此同時,全球經濟又在相互融合、相互促進中發展得愈發迅猛。在世界各地,每年搭建起的各類交流平臺數不勝數,既有國家層面以政治、軍事及安全等方面的合作與交流的,更多的卻主要涉及商品貿易、經濟技術合作、投資促進等等。而從2013年開始在四川成都舉辦的“重大產業項目投資促進年”,從名稱上便知其主打“產品”是項目投資。
起初,四川在項目和資金引進方面,主要瞄準的是央企、民企和港澳企業,之后逐步推廣至海外華人知名企業及世界500強企業。從效果來看成效顯著,截止2015年底,共有299家世界500強企業落戶四川;從而帶動了四川在電子信息、汽車制造等產業領域的加快崛起,五大高端成長型產業也快速增長,實現了與世界經濟的同頻共振。
隨著與國內知名企業乃至全球500強企業合作的進一步升級,四川在項目投資促進方面,一改過去“投資四川?共享機遇”而為“開放合作?共謀發展”。透過這一主題之變,折射出四川開放合作的理念正發生變化,不再僅僅局限于“請進來”,還希望借此平臺“走出去”,力爭全方位、多領域和深層次推動四川的對外經濟合作。
實話說,要在過去,憑借四川的交通條件和經濟實力,別說是“走出去”,就是“請進來”也并不容易。經過近些年的建設與發展,四川不僅打造了“水、陸、空”立體交通網,蜀道已不再難;而且經濟總量也在西部省、市、自治區中率先跨過3萬億大關,并擠身全國31個省、市、自治區前6位。四川境內也有不少優勢企業,也到了該“走出去”的時候;否則的話,大家都成天在一個鍋里攪合,極易形成“窩里斗”。
在筆者看來,四川不僅要充分利用“重大產業項目投資促進年”這個交流平臺,積極“引進來”、大膽“走出去”;同時,還可以借助國家新近批復的“成渝城市群規劃”,與重慶形成強強聯合、優勢互補,共同撐起未來中國經濟的“第四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