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在過去的30多年里,中國主要是依靠出口導向型發展模式,憑借強大的人力資源優勢和無與倫比的全球市場優勢,成為世界第一制造業大國,只用了一代人多一點的時間,就從一個貧窮落后的經濟體,一躍而成為僅次于美國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創造了世界經濟史上前所未有的經濟高速增長奇跡。盡管在中國發展的這個歷史過程中,不斷有人唱衰中國經濟,不斷有人預言中國經濟要崩潰,不斷有人指責中國的發展模式不正確,但是中國發展成功這個鐵一般無可辯駁的事實,證明了中國根據自己國情特色所選擇和制訂的發展模式和發展道路是非常正確的。
然而,另一個無法否認的事實就是,中國原有的這種發展模式,隨著2008年全球金融危機所導致的歐美國際市場嚴重萎縮以及近年來中國人力成本的大幅上升,已經走到了盡頭,已經變得不可持續。
中國必須從以出口導向為主的發展模式轉向以內需為主的發展模式,必須從以人口紅利為前提的勞動密集型產業發展模式轉向以高科技產業為主的發展模式。中國不可能永遠是全球價值產業鏈的低端“打工者”,必須提高自身的產業科技含量和創新含量,從為別人代工的“中國加工制造”者,走向真正的“中國制造”者,再走向真正的“中國創造”者。另一方面,中國也必須從單純追求數量的粗放型經濟增長模式轉向追求質量和效益的集約型增長模式,從高耗能高污染的低端落后產業形態轉向低耗能低污染的高端先進產業形態。而且富裕起來的中國民眾日益要求更高的生活質量和更好的生活環境,因此他們強烈要求拋棄單純追求GDP的傳統生產方式,代之以與生態環境保持和諧的生產方式。總之,中國現在已經到了必須轉變發展道路、轉變增長模式、轉變生產方式的關鍵歷史時期。
然而,這種轉變談何容易?歐美等世界主要發達國家,在其數百年的發展進程中,從初期工業化的低端勞動密集型產業道路最終發展到后工業時代的高端高新科技發展道路,無不用了幾十年甚至上百年的時間,其中伴隨著大量經濟下滑低迷,增長停滯甚至爆發危機的痛苦過程。而今天的中國是擁有十幾億人的世界第一人口大國,是從經濟體量上已經達到10萬億美元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要實現這種轉變哪有可能一蹴而就?哪有可能不用幾年、十幾年甚至幾十年的時間來完成這個轉型?
當前我們看到的重化工業產能嚴重過剩、傳統出口產品數量嚴重萎縮、投資驅動模式風險不斷加大、企業傳統經營管理模式難以為繼、招工難和民工荒日益顯現、傳統制造業的優勢正在加速喪失、部分以重工業能源工業和采掘工業為主的省市地區經濟滑入低谷、地方債務沉重、銀行呆賬壞賬增加以及生態環境遭到嚴重破壞等等的經濟現象,無一不是伴隨著我們這個國家正在實現經濟轉型所必然產生的困難和問題。
因此,我認為中國經濟現在出現下滑,經濟發展中出現諸多需要解決的困難和問題,并沒有什么可值得大驚小怪的。關鍵在于能否找到正確的方法和道路來解決這些問題,能否成功實現國家的經濟轉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