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發展動能逐步轉換的當下,創新已成為衡量經濟發展的關鍵性指標。全國諸多城市中,創新水平和能力究竟孰強孰弱?
廣東省社會科學院與南方報業傳媒集團2月29日聯合發布《中國城市創新指數》報告,深圳、北京分別憑借產業化能力和科技研發能力,在創新水平上領跑全國。此外,全國城市創新前10強中,長三角占50%,珠三角占30%,形成全國城市創新高地。
就珠三角而言,城市創新指數呈現“一超兩極四小龍”的格局:深圳是領頭羊,廣州、珠海構成廣佛肇、珠中江兩個城市圈的創新極,東莞、佛山、惠州、中山等城市接受中心城市的創新溢出,形成各具特色的創新體系和模式。
深圳北京創新指數領先
從城市創新的角度來看,“北上廣深”這一排序已不符實。
這份研究報告從2014年的全國經濟總量百強市中遴選出60個城市,并且基于“發展基礎、科技研發、產業化”三個關鍵維度,從8項核心指標開展分析。報告顯示,深圳這個近年來因創新創業活躍和經濟發展成績而備受關注的城市,憑借著820分的指數得分排名第一,北京則以806分緊隨其后。
具體而言,深圳的“發展基礎”和“產業化能力”兩方面均為全國最佳。研究認為,深圳體現出以創新企業為主導、產研聯系緊密、技術轉化應用能力強的城市創新模式。
此項研究的課題組組長、廣東省社科院副研究員萬陸告訴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深圳的經濟總量雖然在全國四大一線城市中最小,但深圳的人均GDP和開放水平的得分都比較高。因此,基于創新視角來評價,深圳的發展基礎最好。
北京得分低于深圳,關鍵就在于技術供給水平上的差距。
作為國家創新投入最密集、高校科研機構數量最多的城市,北京聚集了大量的創新企業和人才,科研能力在全國遙遙領先。然而,北京的創新動力源更多是來自于大學和科研機構,在企業研發水平、技術轉化應用等方面都不如深圳。
“科研能力上,北京強于基礎科研能力,深圳強于企業科研。”萬陸表示。
深圳、北京構成了中國城市創新的“第一梯隊”,兩市的創新指數均為參評城市平均分的兩倍以上。研究分析,深圳、北京聚集著大量的創新企業、人才、平臺和資源,已構成我國“一南一北”兩個國家創新中心。
上海雖排名第三,指數得分僅為544分,與緊隨其后的蘇州、杭州構成“第二梯隊”。
報告指出,雖然上述三個城市的創新能力領先于國內大多數城市,但對比深圳和北京卻存在顯著差距。其中,上海的發展基礎優勢明顯,社會研發水平和技術供給水平也均排名靠前,但是缺乏“BAT”等創新型企業巨頭,直接服務市場的新型研發機構發育較緩。
此外,蘇杭兩市企業創新活躍,產業化能力也比較強。因此,“第二梯隊”形成以上海為龍頭,蘇州和杭州為兩翼的長三角國家級創新聚集區。
珠三角領頭廣東創新梯隊
報告顯示,創新指數較高的城市主要集中在沿海地區,在排名前十的城市中,長三角占一半,珠三角占3席,環渤海、中西部各占1席。
值得注意的是,廣州不僅無緣第一、第二梯隊,并且位于西安之后,排名第七。
萬陸分析,導致廣州的創新水平排名比較靠后的原因大概有三方面:
一是廣州過去以重化工業為主導的傳統產業結構明顯,導致有限資源過多投入到資本密集型產業中,對創新投入形成了擠出;二是廣州的國企數量較大,而國企在創新方面的積極性和投入向來不如民企高;三是本次研究所采集的數據為2013年的數據,因此有一定滯后,廣州近年來在創新驅動方面的投入和成績沒有得到及時體現。
研究認為,西安、武漢、廣州等國家和區域中心城市,大多高校、科研機構和創新企業云集,作為傳統科技強市,盡管在“第三梯隊”,其創新水平依舊居于全國前列。只是,受到傳統科研體制的束縛,這些城市的科研生產“兩張皮”現象并沒有得到根本解決。
報告還對廣東省內的16個城市創新指數進行分析,并分為4個梯隊。其中,領頭羊為深圳;第二梯隊是廣州、珠海;第三梯隊是東莞、佛山、 惠州、中山;第四梯隊是江門、肇慶及粵東西北城市。
研究顯示,從區域位置來看,廣東省內的城市創新指數呈“一超兩極四小龍”的格局,及“珠三角創新核心-東西北創新外圍”的區域分布特征。
深圳以優異成績遠超廣東其他城市,廣州、珠海構成廣佛肇、珠中江兩個城市圈的創新極,東莞、佛山、惠州、中山等城市接受中心城市的創新溢出,發展各具特色的創新體系和模式;粵東西北地區由于創新輻射小,創新資源少、創新需求弱,整體創新水平仍低于全省平均。
需要指出的是,珠海表現搶眼,不僅在全國排名第八,僅次于廣州,省內排名也居于第三,同樣緊跟在廣州之后,而且珠海的產業化能力甚至超越廣州、佛山等老工業城市。報告分析,這主要得益于珠海快速發展的高技術產業,以及活躍的金融服務。
萬陸認為,近年來,珠海高新技術產業發展迅猛,良好的產業結構是得分高的主因。同時,珠海的公共研發支撐充足,擁有較強的科技服務水平,產業化能力也較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