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去庫存已成房地產調控政策的“主旋律”,中央相關部委頻出政策,從降低首付比例、擴大房貸、減免稅收等多方面推出優惠措施鼓勵購房。而與此相對的是,上海市規土局等4部門日前聯合發文,進一步加大商品住房用地中小套住房供應比例。此外,也有消息稱深圳正研究相關政策,其中包括非深圳戶口購房者的社保繳費年限將從目前的1年提高到3年,同時首套房首付比例也將提高至40%。
滬深兩地的做法與目前為去庫存而出臺的政策似乎有些“背道而馳”,其實這是由這些城市房地產市場的現狀所決定的。從去年開始,很多城市的房價開始出現下降,但北上廣深這四個一線城市的房價卻幾乎一直沒有下降,反而從去年底開始,漲勢明顯加快。在春節長假剛剛結束的最近一周,一線城市的房地產市場持續火爆,量價齊升,在漲幅最快的深圳,曾經受到嚴格遏制的投機性炒作也以各種形式死灰復燃。因此,當地政府采取一定措施降溫是合理的。
內地三四線城市和一線城市房地產市場的這種背離狀況,與中國經濟結構的不平衡有直接關系。在各地的經濟增速普遍下降的情況下,內地城市由于市場狹小、資源貧乏,導致大量就業人口流出,而一線城市則由于市場廣大、資源豐富,對外地就業人口產生了巨大的吸引力,從而成為推動房價上漲的一個重要因素。
我國是一個大國,不同城市之間存在巨大的差異性,這種特性決定了房地產調控必須因城施策,而不能以“一刀切”的政策來強調全國統一。在這方面,我國的房地產調控是有過教訓的。前幾年為了遏制房價過快上漲而推出了限購限貸政策,這在一線城市固然有其合理性,但一些內地城市也這樣做則削弱了本已疲弱的購買力,導致在市場的反轉面前措手不及,商品房庫存成為影響當地經濟增長的一個嚴重問題。因此,在目前去庫存成為國家提出的全局性目標時,就要注意避免重犯過去那種“一刀切”的錯誤,地方政府應該根據本地實際制定調控政策。
目前,就一線城市來說,房價的迅猛上漲雖然使當地政府免去了去庫存的壓力,但它會加重城市的居住成本,不僅影響本地居民的住房保障,也會降低對外來投資的吸引力,不利于城市創業空間的拓展。因此,一線城市房地產調控仍應以“緊”字當頭。同時,政策面上滿足合理的住房需求,因地制宜地制定政策更值得提倡。比如,此次上海市決定加大商品住房用地中小套房的供應比例,可以滿足購買力相對較弱的“新上海人”的需求,從而為他們提供合適的居住空間,無疑是一個務實之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