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網訊 隨著北京現代化的腳步越來越快,它與周邊地區出現了發展脫節的情況。一邊是經濟發展的中心地帶,一邊是相對發展較慢的天津、河北等地。即便同為直轄市,天津與北京的發展程度還是有不小的差距。
對此,城市化委員會委員、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楊保軍表示,目前京津冀地區的城鎮體系結構失衡,就是在這個地區“大的過大”,與中小地區的差別太大,而且整體的產業體系偏重,“創新這塊出現斷崖效應,就是河北周邊銜接不上。”
除了經濟、科教承載力外,北京的綜合承載力和人口、環境、資源、交通承載力已近極限,已經成為制約其可持續發展的桎梏和短板。立足現代產業分工要求和區域優勢互補的原則,國家出臺了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希望摸索出一條由過去城市跟城市之間競爭走向競合,也就是競爭和合作的道路。作為重大國家戰略,京津冀協同發展在實現城市功能疏解、產業布局優化、資源要素轉移、區域良性互動等方面勢必會產生重要影響。
楊保軍表示,京津冀之間的跨區域發展缺乏有效引導。“比如北京試圖把自己的生態安全格局建設好,試圖把外部的開放空間跟城市內部進行有效銜接。但是河北省為了爭取更好的發展機會,采用了切邊發展的戰略,就是環繞著北京周邊,準備了很多的開發設想,但由于沒有協同的目標和行動,矛盾越來越大。同樣在環渤海灣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