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老區和老區人民為中國革命勝利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作出了重大犧牲和重要貢獻。經過新中國成立60多年特別是改革開放30多年的快速發展,老區面貌發生了深刻變化,老區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改善,但由于自然、歷史等多重因素影響,目前一些老區發展相對滯后,基礎設施相對薄弱,人民生活水平相對不高,還有相當數量的農村貧困人口。
黨中央、國務院歷來高度重視革命老區發展建設。黨的十八大以來,新一屆黨中央十分關心老區開發建設與老區人民脫貧問題,習近平總書記先后赴河北阜平、福建龍巖、陜西延安等老區考察調研,就支持老區加快發展發表重要講話、作出重要指示,李克強總理也多次就支持老區發展提出明確要求。為貫徹落實中央領導同志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國務院統一部署,近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組織起草并推動實施了若干支持老區開發建設的規劃和政策,初步形成了“1258”的老區支持政策體系(即“1個總體指導意見、2個區域性政策意見、5個重點老區振興發展規劃、8個涉及老區的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全力加快老區開發建設步伐,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一、加強頂層設計,研究制定支持老區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
老區脫貧攻堅任務相當艱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重點和難點。2014年9月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深入調查研究,多方聽取意見,研究起草了《關于加大脫貧攻堅力度支持革命老區開發建設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正在按程序報批?!吨笇б庖姟芬愿淖兝蠀^發展面貌為目標,以重點區域、重點人群、重點領域為突破口,更加注重改革創新、統籌協調、生態文明、改革開放和共享發展,著力加快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有序開發優勢資源、培育壯大特色產業、保護生態環境、推進民生改善、促進轉移就業、實施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創新體制機制,全力推動老區脫貧攻堅,確保與全國人民一道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指導意見》為老區發展建設和老區人民生活描繪了美好藍圖,是“十三五”乃至今后一個時期支持全國革命老區開發建設與脫貧攻堅的綱領性文件。
二、堅持分類指導,統籌謀劃重點老區貧困老區振興發展
老區在我國分布較廣,既存在自然條件相對較差、經濟社會發展相對較慢、人民生活水平普遍不高等共性問題,也存在交通區位條件、經濟社會發展基礎等較大差異的情況;既需要不斷提高普惠政策支持力度,也需要因地施策、分類指導,有針對性地統籌謀劃好重點老區、貧困老區振興發展。
一是研究制定支持特殊困難老區的政策措施。針對贛南等原中央蘇區發展中面臨的特殊困難,按照習近平等中央領導同志的重要指示精神,201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組織有關方面研究起草了《關于支持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的若干意見》,國務院以國發〔2012〕21號文印發實施,明確了贛州市全面執行西部大開發政策、建立中央國家機關對口支援江西有關縣市工作機制等一系列特殊支持政策,贛南等原中央蘇區振興發展取得重大進展。針對山東沂蒙老區發展中存在的實際問題,按照李克強總理等國務院領導同志的批示要求,2011年,國家發展改革委牽頭研究提出了加大對沂蒙老區的相關支持政策,國務院同意沂蒙老區18個縣(市、區)在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等資金時參照執行中部地區政策,有力支持了沂蒙老區加快發展。
二是編制實施重點老區振興發展規劃。2012年以來,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部署,國家發展改革委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先后組織編制了陜甘寧、贛閩粵、左右江、大別山、川陜5個跨省區重點革命老區振興發展規劃,分別明確了未來一段時期老區振興發展的指導思想、戰略定位、發展目標、空間布局、主要任務、支持政策及保障措施等,是指導相關老區振興發展的行動綱領,也是編制相關專項規劃、布局重大建設項目的重要依據。
三是統籌規劃集中連片特困地區發展。按照國務院部署,2011年底以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和國務院扶貧辦牽頭,組織編制了全國集中連片特困地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規劃,其中的武陵山、秦巴山、滇桂黔石漠化、六盤山、呂梁山、燕山—太行山、大別山、羅霄山8個集中連片困難地區,同時也是老區集中分布的地區。按照“區域發展帶動扶貧開發,扶貧開發促進區域發展”的思路,堅持把集中連片地區脫貧攻堅與跨省區協同發展、老區振興發展結合起來,全力探索貧困老區脫貧攻堅的新路子。
三、加大支持力度,大力推動老區全面建設小康社會進程
圍繞“1258”政策體系,幾年來,國家發展改革委切實加強綜合協調,會同有關部門和地方,狠抓政策細化實化和工作落實力度,支持老區脫貧攻堅加快發展。
一是落實對老區的特殊扶持政策。結合編制重點領域專項規劃和制定產業、區域、投資、消費、價格等政策,堅持差別化經濟政策。明確贛閩粵原中央蘇區規劃范圍內的108個縣(市、區)在安排中央預算內投資時執行西部地區政策;大幅度提高老區公益性建設項目中央投資補助標準,減免市、縣兩級政府投資配套;在編制實施國家“十二五”規劃《綱要》及國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公路網、中型水庫建設、基本公共服務等專項建設規劃中,對老區予以重點支持,將片區重大項目優先列入規劃范圍。
二是加大對老區投資和項目支持力度。初步統計,“十二五”時期,國家發展改革委安排重點老區的中央預算內投資超過2000億元,約占同期中央預算內投資總規模的1/8,堅持民生優先,重點支持老區農業農村、基礎設施、社會事業、生態環保等領域發展建設。贛州至韶關鐵路、包頭至西安鐵路復線(延安段)、巴中至樂壩鐵路、江西峽江水利樞紐等重大項目建成運營;巴中至達州鐵路,昌吉贛客專,贛州、井岡山、臨沂機場改擴建,延安黃河引水等一批帶動老區加快發展的重大基礎設施項目加快建設。
三是加大老區工作統籌協調力度。建立了支持相關老區振興發展部際聯席會議制度,協調推動老區改革發展中的重大問題;建立集中連片特困片區定點聯系工作機制,對片區規劃實施中面臨的困難問題進行現場協調解決;加強工作統籌指導,積極協調有關部門出臺專門針對老區的支持政策,指導有關地方編制好相關實施方案,推動在省域內給予老區特殊支持政策。
經過多方面的共同努力,全國老區面貌發生了顯著變化,辦成了多年想辦而沒有辦成的大事、難事、實事,貧困人口大幅減少,呈現出經濟持續向好、民生顯著改善、社會全面進步、后勁日益增強的良好局面。
四、貫徹中央決策部署,讓老區人民過上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勝階段,實施脫貧攻堅工程,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革命老區是重點之一。我們要認真學習領會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精神,堅決貫徹落實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精神,按照黨中央、國務院關于支持老區加快發展的重大部署和習近平總書記關于“決不能讓一個蘇區老區掉隊”的重要指示要求,進一步加強統籌協調、強化頂層設計,進一步完善落實“1258”政策體系,進一步加大投入力度,更加注重精準扶貧、精準脫貧,以高度的政治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切實做好支持老區開發建設與脫貧攻堅各項工作,確保到2020年老區與全國一道同步進入全面小康社會。
一是把支持老區發展納入“十三五”規劃和相關專項規劃優先安排。按照中央“十三五”規劃建議的要求,牢固樹立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發展理念,結合正在組織編制的“十三五”規劃《綱要》,在目標設置、指標設計、任務謀劃等工作中充分體現老區的特殊性,進一步明確老區發展的目標任務和主攻方向。在組織編制交通、能源、水利、生態環保、社會事業等領域“十三五”專項建設規劃時,對老區重大工程、重大項目予以重點考慮,優先將具備條件的項目納入規劃范圍予以支持。按照國家新型城鎮化規劃和推進三個1億人城鎮化實施方案的總體部署,支持和引導具備條件的老區農村貧困人口有序向中小城鎮轉移,推動就近就地城鎮化。
二是支持老區重大工程項目建設。加快建設一批能夠輻射帶動老區加快發展的鐵路、高速公路、支線機場、水利樞紐、能源、信息基礎設施等重大工程,對符合條件的項目加快完成審批或核準,推動盡早開工建設,破解區域發展瓶頸制約。加快實施社會事業領域重大工程,大幅提升老區基本公共服務能力。大力實施天然林保護、石漠化綜合治理等重點生態工程,在安排新一輪退耕還林任務時向老區傾斜。穩妥推進老區能源資源開發,支持因地制宜發展風電、水電等清潔能源,推動具備條件的老區盡快將能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
三是支持老區扶貧對象、優撫對象等特定人群脫貧發展。在老區優先推進發展生產和轉移就業、易地扶貧搬遷、生態保護、加強教育、社會保障兜底脫貧一批等“五個一批”扶貧工程,加大投入力度,確保老區貧困人口如期脫貧。繼續會同有關部門加快實施鄉村道路暢通、農村飲水安全、危房改造、農村電力保障等重點民生工程,實現對老區已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優先覆蓋。努力增加以工代賑規模,加大農房抗震改造力度,進一步向老區已建檔立卡貧困村、貧困戶傾斜。會同有關部門研究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基本養老保險、新型農村合作醫療等社會政策,為缺乏勞動能力或因病返貧、致貧的特困戶、特困人群提供兜底性保障。協調推動有關部門研究出臺政策,繼續提高優撫人員撫恤標準。
四是支持老區不斷增強發展后勁。推動相關老區深度融入“一路一帶”建設、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建設等重大國家戰略,打造區域合作和產業承接平臺,引導發達地區勞動密集型產業優先向老區轉移。加大農林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力度,支持特色產業發展,因地制宜培育壯大農林產品深加工、礦產資源深加工以及水電、風電、光伏發電等特色產業,推動資源優勢盡快轉化為經濟優勢。抓緊編制“十三五”紅色旅游發展規劃綱要,支持創建國家級旅游景區,加大對跨區域旅游合作的支持力度,鼓勵建設紅色旅游精品景區和經典線路,優先支持老區發展紅色旅游。
五是支持老區開展先行先試探索。進一步建立健全改革試點示范推進機制,加大指導和協調力度,在推動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建設、新型城鎮化綜合試點、中小城市改革試點、產城融合示范區建設等工作中,對有關老區予以優先考慮和積極支持。支持具備條件的老區在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農村承包土地經營權抵押貸款、城鄉建設用地增減掛鉤等方面先行先試。配合有關部門建立老區貧困縣激勵、約束和退出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