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審議通過了《生態文明體制改革總體方案》?!斗桨浮芬蠼∪屯晟谱匀毁Y源資產產權制度、國土空間開發保護制度、空間規劃體系、資源總量管理和全面節約制度、資源有償使用和生態補償制度、環境治理體系、環境治理和生態保護市場體系、生態文明績效評價考核和責任追究制度等八項制度和體系。
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建設是黨的十八大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現代化總體布局的重要謀劃,上述八項制度和體系又是對生態文明體制機制建設的具體部署,具有重要意義。
轉型中加快發展發展中加快轉型
當前,推進生態文明體制改革就是要從發展方式的轉變入手,首先要把領導干部從單純的唯GDP思維方式中解放出來。面對經濟下行和轉型升級的壓力,如何處理好經濟發展與生態文明的關系?最近,筆者到外地考察,某市一位領導干部用一句形象的話道出了他們的思考,“我們現在的情況,就像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汽車,不能減速停車,還要更換零部件。”這也道出了他們的發展思路。通常,人們認為,經濟轉型升級需要降低速度,進行適度的結構調整,然后再使其駛入高速車道。然而,地方父母官為什么不這樣想?在與當地干部的討論過程中找到了一些答案,這就是干部考核體制。當前面臨的問題之一,是一些干部擔心經濟發展速度降下來了,面子上不好看,也不好向上級交待,這種體制機制倒逼干部們想出了既保持速度、又要換擋的思路。努力追求生態環境上不留后遺癥,堅持群眾認可的發展,是新形勢下地方政府的不二選擇。針對上述問題,有地方政府提出了自己的發展思路:在轉型中加快發展、在發展中加快轉型,也就是當地領導形象比喻的“高速道上換零件”。為了實現這一目標,他們提出,下大決心、有破有立,加快結構調整,實現產業升級,走出一條更有質量、更具效益的可持續發展之路。類似的探索隱含了生態文明的一系列深層次的思考。
地方政府提出的“在轉型中加快發展,在發展中加快轉型”和“高速道上換零件”的思路的確值得深入探索。首先,是經濟周期性波動下的決策問題。當前的中國經濟除了國際因素、國內轉型升級,人們的情緒和感覺也在發揮作用。情緒和感覺會決定預期,預期會決定消費行為。經濟不能保持平穩增長,總是在不可預見的衰退和復蘇之間搖擺。面對這樣的現象,決策者需要勇氣和膽識。
其次,涉及轉型升級進程中的干部考核標準問題。盡管倡導不以CDP論英雄,但長期在人們思維中形成的“增長出政績”的慣性思維和財稅體制剛性約束,迫使領導干部不得不考慮增長問題。貫徹群眾路線,發展和改革必須為了人民和依靠人民,這使得領導干部必須在傳統的考核體制與群眾的訴求之間尋求平衡。在2013年6月下旬召開的全國組織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要求,要改進考核方法手段,把民生改善、社會進步、生態效益等指標和實績作為重要考核內容,再也不能簡單地以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來論英雄。
給地方政府更大空間來選擇,有助于使他們的創造力得到進一步發揮。把給子孫后代留下點什么作為出發點,堅持在轉型中求發展和在發展中實現轉型,這關注的是真正的經濟穩定和可持續的、平等的長期增長。兼顧增長、環境生態,實際上是在探索一條增長和穩定之間的文明之路。這也是當前中國宏觀經濟運行和調控的難點。
而從發展速度來看,過去,我們一直擔心經濟增長速度下來會引發就業和社會穩定問題。現在,有的地方的群眾說“過去吃不飽,可以吃點灰;現在有飯吃,堅決不吃灰”,這道出了一個深刻道理:我國經濟社會已經進入一個新階段,新階段必須有新的發展思路,選擇新的發展方式。
把生態文明的原則貫徹到日常生活中
從人地關系看,中國的長期發展必須控制人口,必須著眼于資源節約、環境協調和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把生態文明內化于人們的內心,體現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首先要倡導健康的消費方式。
以私家車為例。2014年年末,全國民用汽車保有量達到15447萬輛,比上年年末增長12.4%,其中私人汽車保有量12584萬輛,增長15.5%。汽車產業的發展自然會提高人民的生活質量,可與汽車發展密不可分的能源、道路、停車場等設施的建設能不能也這樣同步增長?最近幾年,我國汽車發展與城市中心區人口過于密集、城市周邊環境惡化的難題,一直難以解決。
我們必須看到,發達國家的生活方式是建立在能源和資源高消費的基礎之上的——它與我們已經確立的生態文明的建設目標是相悖的。亞洲許多發展中國家,在經濟快速發展的同時,生活方式上也在追求發達國家的模式,這引起了經濟發展與資源之間的劇烈沖突。因此,僅僅在政府管理和企業生產中貫徹生態文明的原則是不夠的,必須把生態文明的原則貫徹到日常消費領域,貫徹到居民的生活中。
推進有益于環境的生活方式的最大意義,就在于給人類創造了從日常生活中去思考環境問題的機會。這里的一個重要問題是,不能把有益于環境的生活方式只作為個人行為的問題,停留在個人行為的框架內,而要形成新的共同的生活方式,擴大共同生活圈。
形成新的生態文明觀和消費方式
對于生態文明的消費模式的理解,取決于對可持續發展概念的理解。我們通常所說的可持續發展的戰略目標,實際上包含了兩個要素:人類生存所要求的基本生活質量和人類賴以生存的周圍的生態環境的良性循環。發展旨在提高人們的生活質量,達到人們所追求的可能目標和滿足人們必須的生活需求。
在當前全球生態環境壓力持續加大的形勢下,我們要做的并不僅僅是修補漏洞,更重要的是去創造一種將人類與自然界融合在一起的視野,從而確立一種新的生態文明理念。解決生態環境危機,必須認識到我們觀念上的誤區及其根源,必須改變舊的傳統觀念和消費方式,形成新的生態文明觀和消費方式。
在有益于生態文明的生活方式中,尤其是在與社會經濟體制的變革相聯系的方向上,改革我們的生活方式十分必要。實現這一目標,可以通過綠色消費行動讓消費者有意識地選擇對環境溫和的商品,誘導企業提供有益于環境的商品;可以制定符合國家具體情況的“綠色消費指南”,把危及消費者或他人健康的產品,把在生產、使用或廢棄中明顯傷害環境的產品,把生產、使用或廢棄期間不相稱的消耗大量資源的產品,把帶有過分包裝、多余特征的產品,或由于產品的壽命等原因引起不必要浪費的產品,把從瀕臨滅絕的物種或者環境資源中獲得材料而制成的產品,把包含了虐待動物、不必要的亂捕濫獵行為的產品,把對別國造成不利影響的產品等納入國家綠色消費指南,形成制度,內化于心,外化于行。
在通往生態文明的道路上,每一個人——各自作為領導干部、公民、家庭成員和社會一員——都應當扮演一種重要角色,絕不能讓單純的GDP增長擊敗環境和生態,也決不讓權宜之計戰勝可持續發展,讓我們運用人類的理性繼續前進。而這,正是我們必須追求的生態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