虞一杰建養老機構的想法得到了老伴屠甘媚和家人極力支持,該項目總投資7000萬元左右,他拿出自己全部積蓄,還賣掉自己在樂清、杭州的房子,籌了4800萬元,此外樂清市慈善總會投入2000多萬元。但“余霞”養老院建成捐給政府后卻遭閑置。(10月18日《現代金報》)
在排著隊等著進養老院養老的老齡時代,樂清企業家虞一杰投資4800萬元,連同慈善總會捐獻的2000萬元建成的養老院,本來可以解決樂清部分老人養老問題,但建成的“余霞”養老院在捐給慈善總會之后卻遭遇了閑置。一份好心遭此冷落,著實讓人痛心。
企業家捐巨款建養老院的愛心之舉,既是對他個人“讓更多老人安享晚年”愿望的一種實現,也在幫助當地政府分擔一部分養老負擔。本是一件普惠的公益之舉,但偌大的養老院卻因未能接電等,卡在了“最后一公里”,“余霞”養老院“亮不起來”,表面上是一段線路問題,實際上則是相關涉事方推諉扯皮辦事不力。
作為被捐贈人,慈善總會方面,顯然對于這份“來之容易”的好事并不熱心,更不用說是明確責任,真正把養老院辦起來,讓老人們受益了。這真的是有違捐贈者的本意。
投資7000萬元的養老院遭閑置,閑置的不僅是巨額資金,也把一顆幫助養老的拳拳愛心冷落一旁。養老事業是一項政府、社會共同參與才能有效完成的長久事業。政府應該保基本,對于社會愛心人士的捐贈行為,本應該誠心接受,精心管護,既是對養老事業的一份擔當,也是對愛心企業家的一種回饋。
捐贈的養老院遭閑置,就像企業家捐贈的校車被閑置一樣,政府相關部門在基本公共服務方面,份內之事完成情況如何姑且不論,對于社會愛心人士的愛心之舉冷漠,確實是一種無擔當棄責任的表現。
像虞一杰捐贈養老院遭遇閑置一樣,上海也曾發生過因企業參建養老院遭居民或政府不同方式阻滯的情況。在養老需求日益增長的情況下,養老問題,已然超越了簡單的公共服務,也不是一項簡單的服務行業,而成為社會一種互助互利的社會發展模式,企業、慈善機構、政府都有積極參與的社會責任。
虞一杰退休前所要完成的三件事:余霞樂園、文化禮堂、虞氏歷史,幾乎都已完成。而“余霞”養老院真正能夠發揮養老作用,還有待樂清慈善總會、養老院所在村及相關職能部門盡早行動起來,別再讓養老院的設施“蒙塵”,更別讓養老愿望折戟蒙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