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安全邊界,需要更完善的市場制度設計、更專業的投資隊伍、能夠充分選擇的資產組合。而當前最重要的,是完善的市場制度設計。
國務院日前發布《基本養老保險基金投資管理辦法》。《辦法》規定,目前只在境內投資;嚴格控制投資產品種類,主要是比較成熟的投資品種;投資股票、股票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型養老金產品的比例,合計不得高于養老基金資產凈值的30%。辦法的出臺表明養老保險基金將正式入市。
對于養老金入市,人們早有預期,意見稿也在社會上經過了較充分的討論。眼下焦點已非是否應該入市,而是入市后能否保證救命錢的投資安全。6月中旬以來股市的大幅下挫,讓人們心有余悸。能不能讓老百姓放心,決定著養老金入市的成效。
但實際上,股市既非養老金唯一的投資標的,入市也不是要充當股市的“解放軍”。
股市表現如何盡管會影響入市養老金的保值升值能力,但不會起決定性作用。
首先,養老金入市的規模不會像外界計算的那樣龐大。根據《辦法》,養老金投資股市的上限是30%,而到去年底全國養老金結余是35645億元,粗略估算將有萬億資金進入股市。可事實上,養老金的統籌度很低,相當一部分集中于縣級賬戶里,且與地方利益緊密相關。在目前分散管理模式仍未打破的情況下,如何將養老金統籌起來就是難題,萬億養老金入市的景象近期內不會出現。
其次,從目前股市的日交易量看,最高時達到2萬多億,市況低迷時也有近萬億。即使分散的養老金能統籌起來,對于股市走向的影響力也非決定性的。養老金入市既不代表股市的階段性底部已經探明,也不代表其入場將扭轉股市市況。股市仍將按自有邏輯調整運行,而其運行邏輯隨著近期全球資本市場的下滑已漸趨明顯。
可以說,即使養老金入市能夠短暫積累人氣,也不代表其投資安全邊界將因之上升。養老金入市仍面臨風險考驗。那么,如何讓百姓的保命錢成為放心錢?
養老金投資辦法已經設置了許多防火墻。根據《辦法》,銀行存款、中央銀行票據、同業存單、國債、信用等級在投資級以上的債券等等,都是養老金的投資標的。因此,養老金投資可得到一定程度的“政策性保護”。此外,投資機構和受托機構需分別按管理費的20%和年度投資收益的1%建立風險準備金,專項用于彌補養老金投資發生的虧損,專項兜底資金應交由第三方管理等規定,也將形成強約束力,避免風險擴散。
不過,僅有這些還不夠。提高安全邊界,需要更完善的市場制度設計、更專業的投資隊伍、能夠充分選擇的資產組合。而當前最重要的,是完善的市場制度設計。如果連市場為什么下跌都搞不清楚,如果制度性弊端總是看得見而改不了,市場就不會追求價值投資進而選擇投機,養老金入市的風險就不可能降低。
總之,養老金入市,重在“市”的建設要跟上。如此,老百姓的保命錢才有望成為放心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