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青年報的一項在線調查顯示,離開家鄉后,23.6%的受訪者經常講方言,50.7%的受訪者只是偶爾講,22.1%的受訪者幾乎不講。在談到該怎樣保護方言時,58%的受訪者認為保護方言,年輕人應首先了解方言的意義和價值,31.9%的受訪者建議開發更新穎的方言保護方式。(7月31日《中國青年報》)
首先要澄清的一個問題是,在社會流動日趨頻繁的當下,離開家鄉的人不怎么說方言本就是一個正常的語言現象,媒體及公眾對其感到詫異反倒顯得不正常。因為一方面,方言自身的地域性特征首先便在客觀上束縛了它的使用范圍,離開家鄉去外地的民眾即便想在外地說方言,有時也可能由于受眾聽不懂而不得不放棄,這是個體無法規避的。另一方面,語言的終極目的是用來交際,而語言交際也講究一個“經濟”原則,在普通話得到大力推廣的當下,許多人其實是掌握了兩種語言的,一是自己的方言,一是普通話。而當他從自己的家鄉走向外地,出于語言交際和經濟原則的考慮,他肯定會將大家都熟知的“共同語”——普通話作為首選的交流工具,這是語言內部存在的一個普遍規律,而它,也基本上是無法通過外力來加以改變的。
那么,在這樣的一個現實情況下,我們的政府部門、教育機構、以及相關的專家學者到底該以怎樣的姿態來保護和保存當下的方言,便勢必成了今天我們討論方言現狀的重要問題。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有一個常識卻必須重申在前,也即是,不管在過去還是將來,區域性語言被強勢語言、通用語言所代替始終都是語言發展演變的一個重要規律,一些少數民族語言被漢語所代替就是最為明顯的例子。而我們今天所強調的方言保護,其主要是針對普通話這一“強勢語言”來說的,但這并不代表我們可以通過一些具體措施的推動,就一定能夠避免某些方言不被其它語言所代替或同化。而也只有將這一原則厘清,基于方言保護上的諸多討論,才可能在現實中投射出它的實質性意義。
究竟該怎么做呢?在我看來,政府部門、教育機構、專家學者首先得各司其職。對于政府部門和教育機構來講,在推廣普通話的同時給各地方言的發展留有必要的空間,這既是它們的責任,也是方言保護不得不遵守的一個底線。遺憾的是,現實中,在一些政府機關、企事業單位、甚至學校,不少人片面地將方言運用當成普通話推廣的一個大敵,并單方面強調其下轄人員不得使用方言,這樣的現實,其實已在無形中鉗制了方言的使用。而在另外的方面,政府部門和教育機構還得給方言的使用營造一個良好的外部環境,現在在一些地方,竟然出現了說方言是一種落后、是一種恥辱的現象,這想想都讓人害怕。當然,在做好這些之后,相關機構更應該通過方言的實際運用來完成方言的最終推廣,比如可以通過互聯網思維將本地方言編制成人們易于接受的視頻、段子,適當的在小學階段給孩子們開設方言課程等。
如果說設計出具體的方法來保護方言是政府機構及教育部門的責任的話,那么,保存現有及可能消失的方言則是語言學家義不容辭的義務。這樣做的好處有兩個:其一,通過科學的記錄保存,可以給往后方言的傳承和保護提供更為合理的路徑;其二,通過對方言的實時保存,也達到了保存這個地區的地域文化的目的,而這不管是對今后的文化研究、還是對這個地區方言發展演變規律的探尋,都是大有裨益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