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要發展,根本還要依靠億萬農民,特別是那些開拓了眼界、增長了見識、學到了本領的返鄉“能人”。農民工、大學生、退伍士兵無疑都屬于“能人”群體,這些從農村走出來的“能人”如果能返鄉反哺農村,必將成為推動農村發展的一股蓬勃力量。如今,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大勢之下,農村發展同樣呼喚創業創新,呼喚更多“能人”返鄉助力。
現在是創業創新的好時期,國家今年已經出臺了許多鼓勵性政策,而許多創業創新項目也如雨后春筍般出現。6月10日,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釋放創業利好消息,確定支持農民工、大學生和退役士兵等返鄉創業。農村也要發展內源性經濟,也需要創業創新帶動發展,但不容否認的現實是,當前農村創業創新的條件還比較薄弱,更多“能人”一心向往去城市發展,很少愿意返回農村,更遑論扎根農村創業了。在許多人的人生選項中,返鄉往往是最后不得已的選擇。這既是受農村傳統觀念的影響,亦是農村發展相對落后的現實使然。這是一個回避不了也無法回避的現實難題,批評或說教都未必能改變人們習以為常的觀念,最好的辦法就是通過一個個返鄉成功事例逐漸改變,通過農村不遜于城鎮的大發展徹底改變。
除了傳統觀念束縛,影響農村創業的因素還有許多,其中具有共性特征就是創業環境和金融問題。相比城市,農村社會更為保守一些,對新生事物的接受要慢一些,在成功之前的支持也少一些。創業創新的外在表現就是改變,本質就是要打破陳規習俗,因此農村往往沒有城市那樣比較寬松的創業環境,同時來自基層政府層面的創業支持也比較有限。但更為艱難的恐怕是融資問題,這是擺在許多創業者面前的頭號難題。融資的最大依靠當然是銀行,而銀行展現出來的往往是市場冷酷的一面,更多的貸款對準城市、面向實力雄厚的企業,而農村企業相對比較難,創業期的企業更是難上加難。融資難是許多創業者猶豫徘徊的重要原因,也是一些好的創業項目半途而廢的關鍵原因。因此,鼓勵更多人返鄉創業,必須首先解決這一頭號難題。這是開啟創業的第一步,更是創業成功的重要保障。
雖說農村創業面對的難題比較多,但也要看到農村創業的有利一面,比如相對較低的土地成本、人力成本,相對較好的資源優勢、環境優勢。更重要的是,此次國家對返鄉創業的支持是“實打實”的,是有具體措施配套的,是可以有效解決現有難題的。針對創業環境問題,簡化創業場所登記手續,推進“一址多照”、集群注冊等改革,發展返鄉創業園和孵化基地,將返鄉創業農民工等納入社保、住房、教育、醫療等公共服務體系,運用政府購買服務等機制,幫助返鄉創業人員改善經營、開拓市場。針對融資難題,實施返鄉創業定向減稅和普遍性降費措施,對創業擔保貸款財政按規定給予貼息,探索發行中小微企業集合債券等,鼓勵銀行加大信貸支持和服務。這些舉措針對性很強,但關鍵還要看落實情況。如果能把這些舉措貫徹到底,解決好農村創業的融資難題,打通支持農民創業的“最后一公里”,充分盤活農村地區的各種資源,就一定能激起更多有志之士返鄉創業的熱情。
在中國高速發展的歷史大潮中,農村在發展,也在進步,但相對城市還是比較慢、比較落后。而且,相對起農民對城市發展的貢獻,城市在一定程度上虧欠農村太多。現在,是時候加大對農村的反哺力度了,也是時候創造條件支持更多人返鄉創業了。國家的支持政策既然已經出臺,就應該保證這些政策落實到位,從而讓返鄉創業成為推動農村發展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