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在廣西南寧舉辦全國海綿城市建設培訓班。住房和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出席培訓班座談會時指出,要推進海綿城市建設,爭取把70%左右的雨水在當地積蓄、滲透。“達不到海綿城市的建設目標,不是一個現代的城市,也不是一個宜居的城市。”這無疑給城市建設提出新的衡量標準。
所謂建設“海綿城市”,是讓城市像海綿那樣,具有適應環境變化和應對自然災害等的“彈性”,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干旱缺水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事實上,今年4月底,我國就啟動了全國海綿城市試點工作。住房城鄉建設部聯合財政部、水利部等確定,未來3年,常德、南寧等16個城市作為首批試點城市,因地制宜探索海綿城市建設,全面改善城市生態環境,緩解城市水資源壓力,提高城市防洪排澇減災能力。
此舉主要是應對近年來我國在城市建設中出現的問題。自2000年以來,隨著我國城市建設的快速推進,城市面貌也發生了很大變化,但這也給生態環境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破壞。粗放型的城市開發建設增加了城市硬化地面的面積,破壞了城市的水文條件,造成城市生態系統的紊亂,導致河流湖泊綠地等生態環境不同程度地遭到破壞。
另外,道路進行硬化后都是通過管道進行排洪、泄水,大暴雨來臨時會帶來強大沖擊負荷,傳統的排水泄洪系統難以承受,容易出現管網阻塞情況。以我國北方城市為例,在城市開發建設后,僅有20%-30%的雨水滲入地下,70%-80%的雨水則在短時間內形成徑流,經管渠、泵站等“灰色”設施集中快速排放,排水系統往往會不堪重負發生內澇,大量雨水得不到利用。因而,“逢雨必澇,雨停即旱”幾乎成很多城市的“夏季綜合癥”。每到夏季暴雨高發期,北京、杭州、廣州、武漢等城市,往往會出現“城市看海”的內澇景象。除此之外,熱島效應、地下水枯竭、水環境污染等城市病伴隨發生。這不僅影響了城市化進程,更危及到居民的生活品質。
而建設“海綿城市”是對“以排為主”的傳統水資源管理理念的突破,是防止城市內澇的生態治水方式。住房城鄉建設部部長陳政高說,不應該把雨水看做負擔,應該把這當成一種寶貴的資源。城市建設要從破壞生態轉向恢復生態,這是城市建設的根本。在行為方式上要轉變,從原來的末端治理轉向源頭治理,雨水當地收集、當地滲透,少形成徑流;從原來的單一途徑轉向多途徑,利用好河湖蓄水、馬路滲水等多種方式。“要千方百計把雨水留下,借鑒國內外經驗,敢于發明,敢于創造,因地制宜利用好自然恢復、人工工程等辦法留住雨水。”
建設“海綿城市”意味著,打破由鋼筋水泥硬化的城市“鐵殼”,使之逐漸變得可以自由呼吸。為作為排水防澇的“動脈”——城市下水道釋放壓力,打通地面土壤、植草溝、下沉式綠地等“毛細血管”,吸收城市多余的水資源。同時,依靠灌渠、泵站的“灰色”排放方式,將由可循環的綠色排水方式所替代。
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城鎮水務與工程研究院高級工程師黃俊說,要建設好海綿城市,就要求城市建設者在城市建設、開發過程中,不能改變現有的徑流系數,不影響原有的生態環境,讓自然的濕地、公園、蓄水池等裝置像海綿一樣吸收降雨,并通過凈化裝置讓其重新利用起來。
城市是居民生活的重要載體,城市的健康和發展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盡管規模化的建設和改造,需要大量資金投入,但“海綿城市”建設的經濟效益不可小覷。它不僅是立足城市長遠發展的規劃建設,更是將在天然水系的保護利用上發揮重要作用。“海綿城市”建成后,可以實現水資源的自然積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將大幅降低水環境污染的治理費用。并且,“海綿城市”良好的排水防澇功能,還能極大地降低城市內澇造成的巨額損失。
“海綿城市”的建設,它不僅是城市排水防澇系統的重建,更是一種健康的城市生態循環的構建,這無論是對于城市的發展,還是居民生活品質的提升,都將釋放出可觀的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