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2014-12-05 12:47:35
來源:光明網-時評頻道 作者:何勇海
為緩解城市內澇、削減城市徑流污染,安徽省將試點開展“海綿城市”建設,通過建設下沉式綠地、生物滯留設施等,構建新型的城市低影響開發雨水系統。安徽省住建廳表示,將在全省每個市、縣選擇1-2個項目,作為“海綿城市”建設試點示范工程。(12月3日《北京日報》)
“海綿城市”是個比喻說法,是指城市像海綿一樣,遇到降雨時就地滲透、吸收、存蓄雨水;遇到干旱時再將蓄存的雨水“吐”出來,加以循環利用,比如澆灌花草樹木、清洗城市道路和建筑等,可為城市節約大量水資源,緩解城市水危機。有人因此說,“海綿城市”讓城市像海綿一樣“呼吸”,更具生態魅力。
“海綿城市”還可以讓“夏季到城市看海”成為傳說。近年來,我們很多城市屢屢為逢雨必澇、暴雨淹城所困。有統計顯示,過去3年,全國超過360個城市遭遇內澇,一些城市甚至因嚴重內澇造成市民傷亡,即使投入巨額資金治理城市內澇,仍收效甚微,為何?在現有城市狀態下,城市排水防澇水平長期滯后的固疾難以根除。逢雨必澇之后則是旱澇急轉,城市又開始“喝渴”,為何?拼命造房、拼命開發的城市已無蓄水功能。
如果建成“海綿城市”,下雨時像海綿一樣把水“吸”住,干旱時再把水“吐”出來,不僅能提升城市的生態還原能力,而且能提升城市消化雨水的能力,緩解逢雨必澇,豈不妙哉?故今年11月2日,住建部發布了《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南》,鼓勵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建設自然留存、自然滲透、自然凈化的“海綿城市”,根治城市內澇頑疾,而不是將雨水“一排了之”。
建“海綿城市”首先得有“海綿體”,“海綿體”從哪里來?一方面要保護好現有河流、湖泊、溝渠等“海綿體”。有些城市,在急功近利的賣地與開發沖動之下,不僅河湖周邊用地紛紛被開發商侵占,甚至還填湖遮河,在湖河及濕地上修房造屋。或無視湖河保護而淪為“臭水坑”、“垃圾場”。要建“海綿城市”,就要在現有河湖水系周圍劃一條清晰的保護線,還公共空間給市民。
另一方面,要大規模建設新“海綿體”。新建林地、河湖自不必說,在修建街道、廣場及停車場等公共區域時,不能一味地硬化路面,據說硬化地表對雨水的滲水率不足一成,而用滲水磚鋪設公共區域,滲水率高達六成。還應改變過去追求一馬平川而填坑平渠的不科學做法,因地制宜地建設下沉式綠地、公園、草溝、水景設施等。在東京和大阪,街頭小型公園、綠地和廣場無一例外地采用沉降式,雨水可輕易在此匯聚并滲入地下。
建設“海綿城市”一方面是讓雨水流得更暢——澇時能吸水,另一方面是讓留得更多——旱時能吐水。當我們的城市成了“海綿城市”,“城市之腎”河湖能正常代謝,“城市之肺”土壤能正常呼吸,或許就不會那么頻繁地“一邊喊渴,一邊內澇”了。期待“海綿城市”建設在我國風生水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