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日,央視重磅首發《中國經濟生活大調查》國民大數據。2015年,全國有40%的受訪家庭感到幸福。在大調查的104個城市,300個縣的樣本中,居民幸福感最強的5個省會城市和5個地級市分別是:安徽省合肥市,山西省太原市,海南省海口市,湖南省長沙市,河北省石家莊,山東省泰安市,遼寧省遼陽市,江蘇省連云港, 河北省衡水市,安徽省黃山市。(3月2日中國廣播網)
城市越大,幸福越遠。
這好像是每個奔波在現代生活中的市民的深切感受。榜單提請我們注意兩個現象:一是轉型期社會,“四成幸福感”起碼寓意著不少城市“幸福低迷”的市井鏡像。幸福,遠不是你“拍拍手”那么簡單。二是一線城市“榜上無緣”,那么,財富、機遇、環境……哪些因素掣肘公民幸福感受、如何讓市民更幸福?地方部門可能需要在GDP與工資數字之外,有更多人性而感性的考量。
當然,這份榜單很容易讓人聯想起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12日發布的另一份報告:《國民幸福報告2014》數據顯示,居民教育水平的提高并未創造出更高的幸福感,博士的幸福感甚至不如文盲。這樣的結果,多少讓人有些分裂:一則,主觀的幸福感,量化衡量靠譜嗎?二則,如果一切比擬只是在客觀數據之間,誰來關心我們內心的幸福與安全?這是一對看似無解的矛盾,關心則過、不關心則冷漠。但這么多年以來,各色機構及公共輿論始終在幸福感上“做文章”,起碼說明了一個簡單道理:世界再快,人生再短,觀照內心并不是一碗可有可無的“心靈雞湯”。
從這個意義上說,作為公共議題的“幸福感”,自然不是港劇里主人公失戀后、親人遞過來的一碗熱湯面,而更接近眼下正燙的那個熱詞——“獲得感”。市民的幸福,不僅有小家小室的幸福,更重要的是構架于“社會存在感”之上的,對物質與規則、公平與正義、價值與理想的心性評估。用頂層設計的話說,“把改革方案的含金量充分展示出來,讓人民群眾有更多獲得感”。這里其實是兩個層次:一方面,在改革激蕩的今天,市民的幸福不單單停留在薪資水平、社保結構等“硬數字”之上,還要看到制度設計的誠意,看到破釜沉舟的勇氣、革故鼎新的力氣。有錢任性,未必當真幸福。另一方面,不能鼓吹“貧窮的幸福”。文盲也好,村野也罷,落后與過時的生活范式,只是人類懷舊情緒中錯覺的美好,決然不是文明與理想的彼岸。幸福可以是虛擬的,有時甚至是虛置的,但絕對不是往后走、向后看的。匱乏歲月的平均主義之上,永遠綻放不了幸福的花朵。
也許幸福是抽象的,而幸福感則是具象的。每個人對一座城市的情感與依戀,都有自己的價值尺度。真幸福也好、被幸福也罷,隔三差五對幸福感的叩問,不僅是“活著”的另一種證明,更是城市需要“走心”的計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