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是城市流動人口和農村留守人口這兩大人群的交匯點。在這團聚的日子里,農民工及其家庭成員之間關于流動與留守的對話,值得認真傾聽。
對農村家庭而言,過年是流動與留守的對話。我國城鄉二元結構具有典型的代際分工特征,在一個三代家庭內部,留守農村的老人通過從事農副業生產,基本上可以維持老人、孩子的基本生活,協助年輕夫婦完成家庭再生產;而在城市務工的年輕夫婦,則可以將大部分工資收入留做家庭積蓄,用于建房、小孩上大學、結婚等大型家庭計劃。
過年也是家庭內部代際之間情感交流的重要節點。在城市務工的年輕人春節回家之后,老人可享天倫之樂,小孩可感受父母之愛,年輕人則實現了合家團圓愿望。過年還提供了農村家庭之間人情交往的重要機會。城市流動人口回到農村過年,家庭恢復成一個完整的人情單位,一年未見、一年沒有相互走動的親戚朋友之間可以密集交流。而且,過年愈來愈成為實現農村家庭再生產的重要場合。由于人員整齊、時間充裕,越來越多的年輕人相親結婚,越來越多的中年人搬新家等家庭大事都選擇春節期間舉辦儀式。
過年還是在外務工人員關于流動與留守選擇的自我對話。我國外出務工人員主要從事勞動密集型產業,隨著年齡的增加,一些中年人逐漸失去了在城市務工的優勢,需要考慮返鄉的可能性。
過年回家是一個重要的農民工返鄉機制。趁著與家人、親戚朋友密集相聚的機會,農民工可以掌握家鄉的發展情況,評估家庭生計安排,為來年是繼續外出務工還是留守農村做出選擇。對于絕大多數農民工而言,他們很難在城市獲得體面而有保障的生活,過年回家是維系村莊生活的必要步驟。回家過年期間,農民工可以對農村的房屋、田地合理安排,對老人、小孩的生活合理安置,維系與農村親戚朋友的社會關系。一旦做出留守農村的決定,農民工可以沒有任何障礙地延續過去的村莊生活。過年也是農民工在外出務工和留守農村之外尋找更多可能性的重要時機。隨著城鄉一體化進程的推進,越來越多的農民工選擇就地就近務工,在縣城或中心城鎮買房,既獲取了務工收入,又可以照顧家人,通過“半城鎮化”實現了永久性返鄉。
因此,政府和社會各界應該密切關注流動與留守的轉換機制。對大部分農民工家庭而言,當前的城鄉二元結構還算是一個可以接受的制度,農民工可以在城市務工與農村留守之間自由選擇。政府部門應該保護農民工自由選擇的權利,尤其是要為在城市喪失了競爭優勢的中老年農民工保留返鄉的退路。當然,絕大多數有條件的農民工家庭都希望實現城鎮化。這就需要政府推進城鄉一體化的相關措施,在戶籍、醫療、教育、養老等公共政策上作出改革,讓有條件的農民工家庭順利實現城鎮化。對普通的農民工家庭而言,他們也希望在務工收入不減少的情況下,盡量過上完整的家庭生活。基于此,就地城鎮化或“半城鎮化”是一個較為穩妥的政策。政府可以在產業轉移、新型城鎮化建設等方面,為農民工實現永久性返鄉創造條件。